中國古代哲學的範疇。最先由孔子提出,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其意是說中庸是最高的道德。中庸的基本原則是“允執其中”,要求把握適當的限度,以保持事物的平衡,使人的言行合於既定的道德標準。孔子指出“中庸”後,歷代學者解說不一,評述殊異,藉以發揮自己的思想。

  子思及其門人作《中庸》一書,認為人們在實行道德之時,往往智者賢者“過之”,愚者不肖者“不及”,致使正道不行,主張用中庸糾正極端傾向,以以維護正道。到瞭宋代,理學傢們強調“中庸”,把“允執其中”視為“道統”(見道統說)的核心。程顥、程頤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把不偏不易的“正道”、“定理”作“中庸”。朱熹說:“庸是常然之理,萬古萬世不可變易底,中隻是個恰好道理。”並進而解釋說:“蓋凡物皆有兩端,如大小、厚薄之類,於善之中又執其兩端,而度量以取中,然後用之。”他註意到瞭把握事物矛盾發展過程中“度”的問題。永嘉學派和葉適從對立面的平衡來論述“中庸”,他說:“道原於一而成於兩,古義言道者必以兩”,又說:“水至於平而止,道止於中庸而止矣”。認為中庸是最高的原則,是對立兩方的平衡。

  關於中庸思想的評價問題,近年來學術界仍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它符合辯證法;有人認為它是一種形而上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