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治時代初期自由民權運動的思想傢和政治傢。1857年4月20日生於土佐國(今高知縣)上佐郡石井村一個藩士的傢庭。1873年入東京海南私塾學習洋學。1875~1877年,他用筆名發表文章,抨擊明治政府的專制主義政策,因而曾遭短期囚禁。1877~1885年,他協助自由民權運動領袖板垣退助從事政治活動,宣傳天賦人權思想,成為自由民權運動左派中有代表性的理論傢,並且參加瞭板垣創建的自由黨。1890年當選為日本第一屆國會的眾議院議員。1892年1月23日逝世,年年僅35歲。

  植木的活動主要是用理論去推動日本人民爭取自由、民主,反對封建勢力。他受福澤諭吉等“明六社”成員的影響,發表過《民權自由論》、《言論自由論》、《天賦人權辨》等著作,宣傳人人生而平等,要求言論自由,批評明治政府增稅、擴軍、壓迫人民,用明確的語言主張人民對於政府應有抵抗權和革命權,並且鼓吹必須以血為代價去爭取自由。

  植木還發表過《尊人說》,把人提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在他看來,人是萬物的靈長,有無限的創造力;寰宇之間最大的是人。他批判歷史上把人與天、地並列的“三才”說,認為人是凌駕於天、地之上的,提出“人就是神”的觀點,並且說神的時代已經被人的時代所代替。有人認為他是一個人本主義者。

  植木研究瞭日本當時的許多社會問題,對貧民表示深切的同情。他指出,所謂貧民既非天定,也不是因為知識、道德不如他人,而是由社會環境造成的,貧民實際上是財富的生產者。他宣稱必須治療貧富懸殊的社會弊病,要求明治政府讓貧民參政,鼓勵貧民組織起來。植木還主張男女平等,倡導改革舊的傢族制度和改良風俗,呼籲廢除戶主制度和長子繼承權、改變傢庭中男尊女卑的現象,並且建議法律明文規定婦女有參政權。為瞭謀求婦女的解放,他除發表演講、寫文章外,還發起禁娼運動,並且加入“婦女矯風會”等團體,參加實際鬥爭。

  植木用近代資產階級關於人權的觀念去反對封建社會的神權和統治者的專制權力;同時,他也在一定程度上揭露瞭資產階級的弊端。但是,他的思想也具有某些局限性,例如,他的尊人說不僅內容比較龐雜,而且撇開具體的社會關系抽象地討論人的問題,有的地方陷於唯心主義,他的其他說法也有一些不確切的地方。

  植木的主要著作還有《無天雜錄》、《日本國國憲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