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之際哲學傢方以智的用語。通,貫通;幾,幾微。意指研究哲學。方以智指出,通觀天地萬物,由可感知的現象推到不可感知的本質,轉而又以“象”來統攝原理。這樣由明顯而知隱微、玄妙的道理也屬於客觀實在,就能把握物之為物、神之為神的內在根源瞭。他把深入探究這種“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道理,稱為“通幾”。他認為在“質測”(研究自然科學)中蘊含著“通幾”所探求的道理,“通幾”不能離開“質測”,並以“質測”為基礎,“質測即藏通幾者也”。如果排斥“質測”而講“通幾”,自自以為高深,其實不過是脫離實際的空談。他又指出“通幾護質測之窮”,認為“通幾”應指導“質測”,幫助各門具體科學克服局限性和片面性,以求深入把握自然規律。“或質測,或通幾,不相壞也”,強調哲學與科學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