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國時孟子的哲學術語,指仁、義、禮、智四種道德觀念的開端、萌芽。亦稱善端,是孟子論證人性本善的重要概念。《孟子·公孫醜上》說:“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認為,這四端與生俱為,如同人有四肢一樣,是天賦的。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就在於有這四端。有的人能擴充四端,努力培養;有的人則自暴自棄,不去充分發揮本性,因而形成瞭人品的高下善惡。但是,即使人品極端惡劣的人,他所固有的四端也不曾泯滅,隻是隱而不顯。。孟子論述人性,重視瞭人的社會性,但把“四端”說成是與生俱來的天賦德性,則屬唯心主義先驗論。

  宋代理學傢朱熹發展瞭孟子的這一思想,提出性情、體用之說,認為四端是情,仁、義、禮、智是性。性是心之未發,情是心之已發,“未發則具仁、義、禮、智、信之性以為之體,已發則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誠實之情以為之用”。有體而後有用,情是性的表現,而不是性。但由情可以知性之有,這叫“因用以著其本體”。朱熹的發揮,使儒傢人性學說更加完備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