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哲學傢、新聞工作者,人格主義的重要代表。1905年4月1日生於格勒諾佈爾,1950年3月22日卒於巴黎。曾於格勒諾佈爾大學和巴黎大學攻讀哲學和文學。1928年獲哲學中學教師學銜。1932年,創辦《精神》雜誌,並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法國南部繼續出版《精神》雜誌,曾被德軍俘虜,越獄後加入法國地下抵抗運動。主要著作有:《查理·貝璣的思想》(1931)、《存在主義概論》(1946)、《論性格》(1948)、《人格主義》(1950)等。

  穆尼埃是天主教徒。直覺主義者H.柏格森和新托馬斯主義者J.馬裡旦,特別是法國詩人 C.貝璣(1873~1914)對他的人格主義思想的形成發生瞭重要影響。他幻想把基督教與社會主義調和起來,並以其人格主義與資本主義社會相對立。一方面,他強調個人對於物質需要和集體結構的優先地位,強調尊重人格和提倡人格,宣稱隻有從人入手,進行人格化的教育才能解決歐洲的社會危機。同時又認為,人的人格必須依附於一個最高的人格──上帝,也就是說人要在內心與上帝交往。另一方面,他認為個人主義是資產階級占統治地位的社會的結構,但人的交往則是“最初的經驗”,每個人隻有在為別人存在的條件下才能存在。他還指出,人的超越性隻有在創造活動中才能顯示出來,這種超越不僅僅是存在主義者J.-P.薩特所說的自我選擇行動的計劃,而且是人的一種升華。他的這種既以上帝為核心,又強調人格之間互相交往、與社會活動保持密切關系的人格主義思想,對法國20世紀30年代的許多知識青年,特別是信奉天主教的知識青年具有相當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