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醫學傢。即惲樹鈺。字鐵樵。江蘇武進人。曾接觸西方文化並兼通西醫,宣導以中醫學術為主體改進中醫,影響很大。生於福建臺州父親任所。幼時父母雙亡,返武進老傢由族人托養。1906年畢業於南洋公學,1911年入商務印書館任編譯員,次年主編《小說月報》,譯述西方小說,有文名。1916年因幾番喪子且自身多病,遂發憤究心於醫,就學於傷寒名傢汪蓮石,與名醫丁甘仁過從甚密,1920年始開業行醫於上海。

  惲鐵樵積極主張引進西學以改進中醫醫,但應以中醫學術為主體。1922年著《群經見智錄》,批駁餘雲岫否定中醫理論的《靈素商兌》。反對中央國醫館提出的取消中醫病名,以西醫病名代替的主張。提出革新中醫必須重視中醫理論,通仲景之學,以“發皇古義”,萬不可舍本逐末。欲昌明中醫,又須溝通中西,取長補短。故醫者不當以《內經》為止境,而應融會新知,取西醫理論補易中醫。改進後的新中醫應“漸與古說相離,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並興辦教育,培養人才,以振興中醫,1925年創鐵樵中醫函授學校,1933年辦鐵樵函授醫學事務所,受業者千餘人。生平著述甚豐,主要見於《藥盦醫學叢書》(1928)中,包括《論醫集》2卷、《醫學平議》、《群經見智錄》3卷、《傷寒論研究》4卷、《溫病明理》4卷、《熱病學》、《生理新語》5卷、《脈學發微》5卷、《病理概論》、《病理各論》、《臨證筆記》、《臨證演講錄》、《金匱翼方選按》5卷、《風勞臌病論》3卷、《保赤新書》4卷、《婦科大略》、《論藥集》、《十二經穴病候撮要》、《神經系病理治療》、《鱗爪集》4卷、《傷寒論輯又按》6卷、《藥盦醫案》7卷等22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