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起皮膚上無膿頭為特徵的一類疽證。在中醫文獻中,無頭疽包含甚廣,現已把其中的流痰、流註分別列為專病;把腋疽、股陰疽、脅肋疽等分別歸於瘰鬁、流痰之中;至於脫疽和乳疽等,雖然也初起無頭,但病因證治各有特點,也被單列為“脫疽”,而將乳疽歸於乳房疾病。從現在中醫外科的臨床實際來看,無頭疽主要是指臨床上常見的附骨疽和環跳疽等。

  附骨疽是一種病邪深沉、附著於骨的化膿性疾病。其特徵是好發於兒童,多發於四肢長骨,局部胖腫,附筋著骨,推推之不移,疼痛徹骨,潰後膿水淋漓,不易收口,可成竇道,損傷筋骨。相當於西醫的化膿性骨髓炎。中醫文獻據病位不同,名稱甚多,如生於大腿外側的叫附骨疽;生於大腿內側的叫咬骨疽;生於手足腿臂等處、潰破後出腐骨的叫多骨疽。其病名雖異,但病因證治相仿,故統稱附骨疽。環跳疽指疽毒發於髖部環跳穴者。其特征是好發於兒童,男多於女,局部漫腫疼痛,影響關節活動,全身癥重,潰膿難斂,易於致殘。相當於西醫的化膿性髖關節炎。中醫文獻中把生於膝部的叫疵疽;生於足踝部的叫足踝疽;生於肩部的叫肩中疽(又叫過肩疽、疵疽);生於肘部的叫肘疽;生於腕部的叫兌疽。其病名雖異,但均屬關節間的急性化膿性疾病,病因證治基本相似。

  病因及臨床表現 附骨疽多由於疔瘡、癤腫、麻疹、猩紅熱、傷寒等病後,正氣受損,濕熱餘毒深竄入裡,留於筋骨,阻隔脈絡,以致血凝毒聚,化熱釀膿而成;或因跌撲損傷,皮破骨折,復感毒邪,瘀邪互結,蘊蒸化膿為患。環跳疽的病因病機基本與附骨疽相同,也可因附近外傷染毒或因附骨疽直接蔓延到關節而起病。

  附骨疽起病急驟,初期即有寒戰高熱,口幹尿赤,苔黃膩,脈滑數;患肢疼痛徹骨,一兩天內即不能活動,繼則皮膚微紅微熱,胖腫骨脹。如患在大腿部,紅腫則不易出現。病變的骨端有深壓痛和叩擊痛,是本病早期診斷的重要依據。得病後三四周,發熱持續不退,局部紅腫骨脹明顯,是為成膿。繼續發展,可自行破潰,膿出初稠後薄,淋漓不盡,不易收口而成竇道。患部可摸到骨胳粗大,高低不平,以針探之,常可觸到粗糙死骨,此時即轉為慢性。而後常反復發作,多數有一個或多個竇道,竇道周圍常並發濕瘡、膿皰及色素沉著,瘡口凹陷,死骨可是一塊或多塊,小的能自出,大的則不能自出,必待死骨脫出,才能愈合。本病不在關節,故患肢活動一般影響不大。環跳疽初起髖部筋骨隱痛,皮色不變,活動受限,繼則痛劇,不能屈伸,可致臀部外突,大腿略向外翻;伴惡寒高熱,頭痛,苔黃膩,脈滑數等。約得病1~3個月間,皮膚焮熱,色微紅,痛劇,關節屈曲,漫腫上延腰胯,下及大腿;持續高熱,按之有波動感者為成膿。潰後出膿初黃稠、後稀薄,不易愈合。因病在關節,可使關節畸形、僵硬,或造成脫位、關節強直而致殘。

  附骨疽和環跳疽需與歷節風、骨肉瘤相鑒別:歷節風常波及多個關節,關節腫痛呈遊走性,不會化膿破潰,常有反復發作史。骨肉瘤多發於10~25歲青少年;股骨下端、脛骨和肱骨上端局部開始陣痛,以後痛如鉆孔樣難忍,尤以夜間為甚,發熱不如附骨疽嚴重。此外,環跳疽還需與髂窩流註、髖關節流痰相鑒別:髂窩流註患肢不能伸直,大腿略向內翻,愈後不致殘;髖關節流痰,初起局部和全身癥均不明顯,化膿期約在得病後半年至一年,潰後膿液中挾有敗絮樣物。

  治療 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可避免遷延為慢性疾患。初起宜清熱化濕、行瘀通絡,用黃連解毒湯合五神湯加減。外用金黃膏或玉露膏,患肢用夾板固定,以減痛和防止病理性骨折。成膿宜清熱化濕、和營托毒,用上方加炙山甲、皂角刺。並宜早期切開引流。潰後氣血兩虛者,調補氣血、清熱化濕,用十全大補湯、托裡消毒散加減。體質不虛者,用小金片合清熱消炎片。瘡口愈後,需繼續服清熱消炎片半年以上,可減少或防止復發。外治用七三丹或八二丹藥線引流,紅油膏或沖和膏蓋貼。如觸及死骨松動,可用鑷子鉗出。形成竇道,用千金散或五五丹藥線腐蝕瘡口擴大後,再改用八二丹藥線、紅油膏蓋貼。亦可手術清創,膿盡改用白玉膏、生肌散。慢性期如無死骨存在,膿液轉為粘稠液體時,應及時停用藥線,否則不易收口;有空腔或瘡口較深時,可用墊棉法。環跳疽的治療基本與此相同。初起期也宜用夾板固定或皮膚牽引,既可減痛,又能防止畸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