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溫熱病性質的急性傳染病。發病急驟,患者臨床表現相同,且病情危重,並可引起大流行。如西醫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鼠疫、斑疹傷寒、流行性乙型腦炎、傳染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等急性傳染病出現大流行時,即統稱溫疫。

  疫在古代文獻中又稱作瘟疫。瘟和疫同義,均指傳染病。溫疫是指傳染病中以熱證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瘟疫。以寒證為主要癥狀者則稱作寒疫。

  對於溫疫和溫病的概念,前人曾有過不同的認識識。如明代吳又可認為溫病即是溫疫:“熱病即溫病也。又名疫者,以其延門闔戶,又如徭役之役,眾人均等之謂也。”(《溫疫論·正名》)清代周揚俊則認為溫病與溫疫不同:“一人受之謂之溫,一方受之謂之疫。”清代陸九芝更明確地指出溫病與溫疫的區別在於“傳染與不傳染”。上述觀點都有一定的片面性,因為溫病是外感熱病的統稱,所包括的病種很多,有的傳染性強,易於出現大流行,有的傳染性弱,也有不傳染的,所以把溫疫與溫病完全不加區分是不對的。但大多數溫病都有傳染性,不能說溫病不傳染,隻有溫疫傳染。而且傳染與流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現代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溫病泛指外感熱病,無論其傳染性強弱、流行性大小,均屬溫病范圍。溫疫則屬溫病中具有強烈傳染性、病情危重兇險並具有大流行特征的一類疾病。

  關於疫的記載,早見於周代《禮記·月令》。如“孟春行秋令,則民病大疫”,意即自然氣候的嚴重反常,是傳染病暴發、流行的重要原因。《素問遺篇·刺法論》謂:“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更明確地指出瞭疫病的傳染性和流行性特點。漢代以來,歷代史書都有疫病流行的記載。但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裡,疫病並未形成獨立的理論臨床體系,一直屬於廣義傷寒范圍。明代吳又可的《溫疫論》是中國醫學史上第一部溫疫專書,書中提出瞭許多創造性的見解,如在溫疫病因上,大膽地否定瞭傳統的六淫病因說,提出“癘氣”(又稱戾氣、異氣、雜氣)致疫的觀點;在感邪途徑上,強調邪從口鼻而入;在治療原則上,主張疏利祛邪為主等。當然,由於時代條件的限制,戾氣說雖然已經涉及到傳染病的特異性致病因子,這在現代病原微生物學尚未建立之前,不能不說是一重大創見,但從辨證求因、審因論治的角度來說,其實質仍然沒有脫離傳統的六淫證治的范圍。當清代溫病學蓬勃興起以後,著名溫病學傢葉天士、吳鞠通、王孟英等,即把溫疫歸屬於溫病學的范圍,納入衛氣營血、三焦辨證論治體系。如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將溫病分為風溫、濕熱、溫疫、溫毒、暑溫、濕溫、秋燥、冬溫、溫瘧九種。現代普遍采取瞭科學的預防措施,有效地控制瞭溫疫的流行,不少溫疫已絕跡(如鼠疫)。廣大醫務工作者運用溫病學的理論和方法,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鉤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性肝炎等急性流行傳染病取得瞭很大成績,並在實踐中總結出不少新的認識和經驗。例如不同溫疫的病名,基本上采用瞭西醫病名;在診斷上采取中西醫雙重診斷的方法;在治療上,基本上形成瞭專方專藥與辨證論治相結合的格局;在療效的總結上,采取瞭成百上千例的大宗病例與典型病案相結合的形式;在治療手段上,也有所改進,具有高效、速效的註射劑及大輸液制劑的應用,改變瞭傳統湯劑、丸散劑在重危急證的搶救上緩不濟急的局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