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切開某部皮膚,並割取少量皮下組織的外治法。根據割治的部位和方法不同,割治法又有以下幾種具體治法。

  手掌割治法 常用部位有五處:①掌一,在食指第一指骨掌側正中,主治支氣管哮喘。②掌二,第二、三掌骨間隙掌側,食指與中指根聯合部下約0.5釐米處。主治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③掌三,第三、四掌骨間隙掌側,中指與無名指根聯合部下約0.5釐米處。主治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④掌掌四,第四、五掌骨間隙掌側,無名指與小指根聯合部下約0.5厘米處。主治神經衰弱、頭痛、胃腸疾患。⑤掌五,即魚腹穴,位於食、中指中間引線與大魚際尺側邊緣的交點上。主治小兒疳積,久咳痰喘。

  穴位割治法 ①膻中,主治久咳痰喘;②鳩尾,主治瘰癧;③天樞,主治脾胃病;④中脘、上脘,主治脾胃病;⑤脾俞、肺俞,主治胃脘痛;⑥湧泉,主治瘰癧。

  以上兩種割治操作方法是,常規消毒、局麻,用手術刀縱行切開皮膚約0.5厘米;用剪刀剪除少許皮下脂肪;用鑷子伸入切口皮下輕夾數次皮下組織;覆蓋消毒紗佈,包紮。

  劃割法 在患側上下大臼齒之間頰粘膜上縱劃1.5厘米小口,以劃破粘膜略見血為度。用於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在11胸椎棘突兩旁,橫劃破皮見血,用於治療小兒疳積。

  臨床註意事項 ①掌握適應癥;②重視消毒滅菌,勿使傷口感染;③不宜切之過深,以防神經血管損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