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醫學傢。1901年7月31日生,1970年1月27日卒。字之濟,號又辛、謙齋。上海市陳行鎮人。世醫出身,早年畢業於上海中醫專門學校。長於內婦科,青年時即以醫聞名,是著名醫學傢丁甘仁的得意門生。1920年在上海國醫書局(後改名中醫書局)編纂《國醫小叢書》。1928年參與創辦上海中國醫學院,掌管教務,還兼教於其他中醫院校,為培養中醫後繼人才多所貢獻。1932年創立中醫指導社,編寫《中醫指導叢書》,30年代中期被選為中央國醫館名譽理事,後曾任上海國醫公會執執行委員等職。1938年主辦中醫療養院,給學生提供中醫臨床實習基地;同年出版《中醫療養專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上海市第十一人民醫院中醫內科主任;1955年任衛生部中醫顧問。其後又兼任北京中醫學院顧問、國傢科委中醫中藥組成員、中華醫學會副會長等職。

  他著述豐富,編撰並予刊行中醫書近60種,較有代表性的有:《秦氏內經學》、《內經類證》、《內經知要淺解》、《金匱要略淺解》、《清代名醫醫案精華》、《中醫入門》、《中醫臨證備要》、《謙齋醫學講稿》等。在臨床方面,他宗法丁甘仁,並善於吸取各傢之精論效方。辨證細致,診病思慮精審,處方善於變通,不拘於經方、時方,對口服之膏方有深入的研究。治病長於內科雜病,於肺、胃病證和熱病尤為精擅。他將中醫退熱治法歸納為12種,並對消化性潰瘍、脊髓空洞癥、一氧化碳中毒等病的中醫治療進行瞭成功的探索。生平教授生徒眾多,為中醫界培養瞭大量醫療、科學、教學骨幹。他的儒學根柢深厚,於詩、書、畫、金石均所擅長,與醫學並稱五絕,素為中醫同道所贊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