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以殺滅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長的化學物質。“消毒藥”指能迅速殺滅病原微生物的藥物;“防腐藥“指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繁殖的藥物。但消毒藥在低濃度時僅能抑制微生物生長,而防腐藥在高濃度時也可殺滅微生物,兩者常無嚴格界限,故常相提並論。消毒防腐藥與抗生素及磺胺等不同,被人體吸收後,在抑制或殺滅病原微生物的濃度下,對人體即能造成損害,故不能全身用藥。對各種微生物亦無明顯的選擇性作用,本類藥主要用於體表(皮膚、粘膜、創面)、機械及周圍環境的消毒防腐,以預防或治療各種種微生物所致的感染。廣泛用於臨床各科疾病預防及戰場救護。

  消毒防腐藥種類甚多。作用機理也各不相同。有的能使蛋白質凝固或變性(大多數消毒防腐藥,如酚類、醇類、醛類、酸堿類、重金屬鹽類,均屬此類),有的能幹擾微生物的重要酶系統(如重金屬鹽類、氧化劑、鹵素類、染科類),有的能改變微生物細胞膜的通透性,使胞內物質外滲,細胞破裂或溶解(如酚類、表面活性劑)。消毒防腐藥的作用除受其本身理化性質的影響外,還受許多其他因素的影響。濃度越高,作用時間越長,則效果越好,但對人體組織的刺激性也越大。溶劑對藥物的作用也有影響,如苯酚水溶液的殺菌力強,而其甘油或油溶液的殺菌力很弱。碘的酒精溶液(碘酊)對人體組織刺激性強,而碘的甘油溶液(碘甘油)刺激性弱,可用於口腔及咽喉粘膜。因此消毒防腐藥使用時要選擇適當的濃度、作用時間及溶劑。一般環境溫度高則消毒防腐藥效力亦增加。酸堿度和濕度對某些消毒防腐藥有明顯影響。膿、血、蛋白質等有機物質可包埋微生物使之不易受藥物的作用,故可降低藥物的效力,重金屬鹽能與蛋白質結合降低效力。因此用消毒防腐藥處理創面或消毒物品時,必須先清除膿、血等物質。不同的微生物對不同的消毒防腐藥的敏感性各異,如病毒一般對堿類敏感,對酚類耐藥。消毒防腐藥易殺滅處於生長繁殖期的細菌而不能殺死芽孢。有些藥物之間可相互影響,如陽離子和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共用,其消毒作用即減弱。碘酚與紅汞同用可產生有毒性及腐蝕性的碘化汞。在環境消毒時可選用殺滅微生物能力強大的漂白粉、苯酚、甲醛。人體粘膜、眼鼻周圍皮膚、肛門、會陰等處應選用刺激性小的藥物(如消毒凈、利凡諾爾、新潔爾滅)。

  常用的消毒防腐藥可分為以下幾類。

  酚類 可使蛋白質變性,苯酚(石炭酸、酚)應用最早,1865年J.利斯特即將苯酚用於外科消毒。但對組織有刺激性。煤酚(甲酚)為三種甲基酚異構體的混合物,毒性較苯酚小而抗菌作用強。其50%肥皂溶液稱煤酚皂溶液(來蘇兒),為常用的消毒藥,用於洗手、皮膚、器械及病人排泄物的消毒。間苯二酚(雷瑣辛)可殺細菌及真菌,用於癬、銀屑病、濕疹、脂溢性皮炎等。六氯酚可用作皮膚表面抗菌藥。松餾油為松樹、杜松等幹餾而得的棕黑色粘稠液體,主要成分為松節油、木餾油、酚、二甲苯、乙酸、萘、醋酮、愈創木酚等。有止癢、防腐、溶解角質、促進吸收的作用,用以治療濕疹、銀屑病。魚石脂(依克度)棕黑色,軟膏樣,含硫,其10%軟膏用以治療癤腫。

  醇類 能使蛋白質變性。乙醇(酒精)最常用。70%(重量百分比濃度)的乙醇殺菌力最強,濃度過高則菌作表層蛋白質迅速凝固,妨礙藥物向內滲透,反影響殺菌作用。乙醇主要用於皮膚消毒、器械消毒、物理降溫、防止褥瘡等。苯氧乙醇對綠膿桿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

  醛類 殺菌作用強於醇類、甲醛(蟻醛)作用最強,能使蛋白質變性,可殺滅細菌(包括芽孢)、病毒,對皮膚刺激性強。其40%水溶液稱為福爾馬林、甲醛用於消毒房舍、衣物、傢具、器械。10%福爾馬林用以固定解剖標本、保存疫苗、血清等。烏洛托品為甲醛與氨縮合而成,本身無抗菌作用,口服後由腎排出,在酸性尿液中析出甲醛發揮抗菌作用。20%烏洛托品溶液局部應用可治癬。烏洛托品粉劑外用可止腳汗。

  酸類 殺菌力不強。苯甲酸(安息香酸)常用作食品防腐劑,可與水楊酸配伍治療真菌感染如癬。乙酸(醋酸)可洗滌創面,沖洗陰道,配合治療陰道滴蟲病。水楊酸用以治癬、疣、雞眼。硼酸水溶液可沖洗皮膚、粘膜傷口及角膜,或作含漱液。酒精溶液治外耳道真菌病,硼砂即硼酸鈉,作用似硼酸,常制成含漱劑治療口腔感染。乳酸熏蒸用於空氣消毒、十一烯酸和十一烯酸鋅常合成,如制成軟膏(腳氣靈)治療足癬。

  鹵素類 碘能使蛋白質變性,有強大的殺細菌、病毒、真菌、阿米巴的作用。2%碘酊為2%碘、1.5%碘化鉀(或碘化鈉,它們有助於碘的溶解)的稀酒精溶液用於皮膚消毒。5~5.5%碘酊用於手術部位皮膚消毒。碘對皮膚有刺激性,甚至可引起發熱和全身皮疹,故塗碘酊的皮膚稍幹後要用70%酒精脫碘。碘酊不可與紅汞同用,以免產生腐蝕皮膚的碘化汞。碘甘油用於口腔感染。碘應用於飲水消毒。漂白粉(含氯石灰)是次氯酸鈣、氯化鈣、氫氧化鈣的混合物。加入水中即生成有殺菌能力的次氯酸及次氯酸離子。主要用於消毒飲水及排泄物,漂白粉硼酸溶液(攸瑣)可用於灌洗化膿病灶,對氣性壞疽病損有效。達金氏液含漂白粉、碳酸氫鈉、碳酸鈉,可用以沖洗腐敗性創傷。氯胺含有效氯(具有消毒能力的氯占總量的百分比)12%,用以消毒飲水、餐具及各種器皿及沖洗創口、粘膜。

  氧化劑 與有機物相遇即放出初生態氧、使微生物體內活性基團氧化。過氧化氫溶液(雙氧水)為無色透明液體,在組織酶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新生態氧。作用時間短,殺菌力不強,可產生氣泡。3%溶液用於清洗傷口(除去痂皮、敷料),1%溶液用於口腔及扁桃體感染。高錳酸鉀為紫色結晶,易溶於水、水溶液不穩定,用時應新鮮配制,為強氧化劑,用以沖洗創傷,沖洗陰道、坐浴、洗胃、消毒水果等。

  染料類 分堿性或酸性染料,酸性染料殺菌作用較弱。此類藥與細菌蛋白質結合而影響其代謝。龍膽紫、甲紫、晶紫,為堿性染料,可通用,能殺滅革蘭氏陽性菌及許多真菌。用於皮膚、粘膜傷口感染、潰瘍。龍膽紫又可治蟯蟲病。吖啶染料如利凡諾爾,為黃色結晶性藥,可溶於水,對革蘭氏陽性菌及少數革蘭氏陰性菌有抑制作用,用於創傷的洗滌及濕敷。

  重金屬化合物 能與細菌蛋白質結合使之沉淀,從而發揮抗菌作用。汞化合物如:升汞,有毒性,不用於創傷,主要用以消毒非金屬器皿。氯化氨基汞(白降汞)用以治療膿皮病及皮膚真菌感染。黃氧化汞(黃降汞)的1% 眼膏用於皰疹性結膜炎、角膜炎、瞼緣炎。汞溴紅(紅汞、220)為有機汞制劑,常用抑菌,作用不強,用於皮膚、粘膜傷口的消毒,常用其2~4%水溶液(紅藥水)。硝甲酚汞(硝基汞煤酚、米他芬)用於器械、手術野皮膚消毒,眼及尿道灌洗。硫柳汞(硫汞柳酸鈉)用於皮膚粘膜消毒及器械消毒。

  銀的無機化合物有收斂、腐蝕、抗菌作用。硝酸銀的0.25%或0.5%溶液用以治療急性結膜炎、瞼緣炎和預防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滴眼後即用生理鹽水沖洗。5~10%溶液用於口腔創面,20%溶液用於子宮頸糜爛。硝酸銀結晶或硝酸銀棒用於口腔阿弗他或腐蝕肉芽組織,用後以生理鹽水沖洗。弱蛋白銀和強蛋白銀隻有抑菌作用,用以治療結膜炎,預防新生兒淋菌性結膜炎。

  硫酸銅(膽礬)對粘膜有收斂、刺激、腐蝕作用,對細菌作用弱,對真菌作用強、0.5%水溶液用於沙眼、結膜炎,口服可催吐。硫酸鋅(皓礬)作用似硫酸銅而較弱,0.3~0.5%溶液用於結膜炎。氧化鋅不溶於水、與硼酸、滑石粉配成撒佈劑(如痱子粉)、糊劑或軟膏劑,皮膚科用以治療濕疹等。爐甘石含堿性碳酸鋅及少量氧化鐵,有輕度收斂作用。爐甘石洗劑用於濕疹等皮膚病,有止癢之效。

  表面活性劑 能降低表面張力,如油、水兩種液體之間的表面張力,使之乳化,易於除去;又能吸附於菌體表面,改變細胞壁通透性,使細胞內容物逸出,從而發揮殺菌作用、又分為三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抗菌譜廣)、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僅對革蘭氏陰性菌有效)及不遊離的表面活性劑(隻有清潔作用,無殺菌作用)。陰、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的作用可互相抵消,不可同用。

  新潔爾滅(溴芐烷銨)為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作用強而快,毒性低,應用廣。用於手術前洗手、器械消毒、皮膚消毒、真菌感染、粘膜消毒。消毒凈也是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對革蘭氏陽性及陰性菌作用均強於新潔爾滅,用途似新潔爾滅。

  杜滅芬(度米芬、消毒寧)作用亦似新潔爾滅,可制成喉片治療咽炎。創必龍對葡萄球菌作用較強。洗必泰(雙氯苯雙胍已烷、氯苯胍亭)作用強於新潔爾滅及杜滅芬,毒性小,無刺激性。用於術前泡手、手術野準備、創傷沖洗、器械消毒等。

  環氧乙烷 室溫下呈無色具醚味的氣體,低溫下為無色液體。置於藥罐保存。為廣譜殺菌藥,有毒。置消毒袋內進行消毒,主要用以消毒其他滅菌技術易損壞的電子器械、醫療器械、生物制品、衣服、紡織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