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烈的日曬引起的皮炎。又稱日光性皮炎。主要表現皮膚發紅、水皰等。每個人對日曬的反應不同,膚色較白者癥狀較嚴重,城市居民比農民容易曬傷。

  引起曬傷紅斑的是290~320毫微米的光波,使皮膚曬黑的是320~400毫微米的光波。環境也可影響本病,如工業城市的日光強度常比一般城市弱。

  強烈的日曬後,在數小時內,被曬皮膚即可發紅、腫脹,並有灼熱感和刺痛。輕者,一、二天後紅斑消失,隻留少許鱗屑和輕輕度色素沉著。重者,需幾天後紅斑及灼痛才消退,留有成片鱗屑及色素斑並發癢,重者也可發生大皰,疼痛劇烈,結膜充血。有的可並發癤和膿皰瘡。若日曬過久,除發生皮炎外,還可有中暑癥狀。皮膚經多次日曬後,漸漸變黑,不再容易發生皮炎。

  一般不需治療,可在數日內自愈。為瞭減輕癥狀,可用一些外用藥物治療,用藥基本同接觸性皮炎。

  平時應多參加戶外活動,使皮膚色素增加,提高對日光的耐受性。在日光下時間不宜過久,外出時註意遮陽或塗防光藥。防光藥有物理性及化學性兩類:物理性的如氧化鋅、5%二氧化鈦、次碳酸鉍等。化學性的有5 %對氨基苯甲酸酒精溶液、鞣酸、水楊酸芐酯、水楊酸甲酯等。

  慢性日光性皮炎常見於農民、漁民或船員等長期在戶外工作尤其是膚色較白的人,最易發生於日光強烈的氣候較熱地區,引起皮膚的衰老變化。此病患者易發生基底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日曬傷也可促使白癜風、毛細血管擴張癥、日光性角化病等發生,並可使紅斑狼瘡和著色性幹皮病等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