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結因內部細胞增生或腫瘤細胞浸潤,而體積增大的現象。正常人約有300~600個淋巴結,沿淋巴管於身體凹陷及隱蔽處的血管周圍群聚分佈,如頸部、腋窩、腹股溝、滑車上、膕窩、腹膜後、肺門及肝門區等。淋巴結為圓形或橢圓形小體,直徑0.1~2.5cm,正常時質軟、光滑、無觸痛、能移動,除頜下、腋下及腹股溝偶能觸及1~2個外,一般不易觸及。淋巴結腫大是臨床上常見的體征。由於各組淋巴結位置相對比較恒定,接受來自一定部位和一定器官的淋巴管,故淋巴結腫大能為疾病診斷、治療療方案的選擇、療效和預後的判斷提供有力的依據。

  發病機理 淋巴結是淋巴網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產生淋巴細胞、抗體和過濾淋巴液的作用。當機體某部位或某器官受到外傷或感染時,進入淋巴液的細菌、毒素、異物等到達局部淋巴結,可被淋巴結內的巨噬細胞吞噬、清除。此時,淋巴結的機能增強,在細菌、毒素、異物等抗原的刺激下,巨噬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等可迅速增殖,加上淋巴結的充血、滲出和炎癥細胞的浸潤,導致淋巴結腫大。轉移到相應淋巴結的癌細胞也可由於過濾機制被阻截,並在其內浸潤增殖,引起淋巴結腫大。當局部淋巴結不能有效地阻截或清除上述入侵物時,感染或癌腫將循淋巴結導流方向蔓延至下一組淋巴結,使之也出現腫大,或感染和癌腫侵入血液,引起全身播散。

  分類 據病因可分為腫瘤性和非腫瘤性兩類。腫瘤性包括淋巴系統的原發腫瘤和淋巴結的轉移性腫瘤。非腫瘤性包括感染、變態反應、結締組織病等。一般根據病程將淋巴結腫大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急性淋巴結腫大有:急性單純性淋巴結炎、病毒性感染(風疹、麻疹、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性肝炎、貓抓病、性病性淋巴肉芽腫)、立克次氏體感染(恙蟲病)、特殊細菌性感染(佈魯斯氏桿菌病、腺菌病、腺鼠疫、軟下疳)、螺旋體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鼠咬熱)、原蟲感染(弓形蟲病)、變態反應性疾病(藥物熱、血清熱)、毒蛇咬傷。

  慢性淋巴結腫大有:慢性感染性淋巴結腫大(非特異性慢性淋巴結炎、淋巴結結核、絲蟲病、黑熱病、梅毒)、結締組織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幼年型類風濕性關節炎)、腫瘤性淋巴結腫大(惡性淋巴瘤、惡性組織細胞病、白血病、局部淋巴結的惡性腫瘤轉移)、未明原因的淋巴結腫大(結節病、低丙種球蛋白血癥、免疫球蛋白 G重鏈病、嗜酸粒細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腫、巨大淋巴結增生癥)。

  診斷和臨床意義 根據病史,常能提供診斷線索。如急性淋巴結腫大多為各種病原體的感染所致,常合並發熱等其他癥狀。慢性腫大多見於淋巴結結核、結締組織病及腫瘤性淋巴結腫大。

  淺表部位腫大的淋巴結易於觸及。觸診時要按一定順序進行,以免遺漏,並要註意腫大淋巴結的部位、數量、大小、有無壓痛、硬度、遊離或互相粘連成團塊,移動或與基底粘連,表面皮膚有無紅腫等。全身多部位的淋巴結腫大可見於某些全身性感染(如結核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白血病、結締組織病等。由於淋巴引流按一定方向進行,故局限於某一部位的淋巴結腫大更具診斷價值,如頜下淋巴結腫痛常起因於口咽部的感染;乳腺癌易向腋下淋巴結轉移;左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常提示為胃癌的轉移。急性感染所致的淋巴結腫大,由於淋巴結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故有明顯壓痛及自發痛。相反,腫瘤性淋巴結腫大除增長過快外,多無壓痛。腫瘤性淋巴結腫大往往質地較硬,如腫瘤組織穿破淋巴結被膜,可侵襲鄰近淋巴結及周圍組織,引起淋巴結彼此粘連成團或與周圍組織粘著固定。炎癥性淋巴結腫大常伴有表皮紅腫及灼熱感,若出現化膿,可有波動感。淋巴結結核可破潰形成瘺管。

  深部或內臟淋巴結腫大除原發疾病癥狀以及腫大淋巴結引起的壓迫癥狀外,一般不易發現。胸部的淋巴結腫大可由X射線攝片證實,腹膜後及腸系膜淋巴結腫大的診斷可借助於B型超聲波及CT檢查等。

  確定淋巴結腫大後,要進一步確定引起腫大的原因。周圍血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常提示細菌性感染。周圍血中有較多異常淋巴細胞及嗜異性凝集試驗滴度增高對診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有幫助。骨髓穿刺檢查對確診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有重要價值。淋巴結穿刺、塗片及活組織檢查有助於診斷。

  淋巴結腫大對治療方案的選擇,療效及預後的判斷也有幫助。如外科大夫往往要根據有否淋巴結轉移來決定乳腺癌的手術方式及手術范圍;對部位較局限的惡性淋巴瘤以放療為主,而對波及全身多部位的惡性淋巴瘤則以聯合化療為主;淋巴結結核經藥物治療淋巴結縮小表明治療有效,反之,表明藥物劑量不足或細菌耐藥;惡性腫瘤出現遠處淋巴結轉移多屬晚期,預後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