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用或短期過量應用精神藥物引起的各種臨床病癥。精神藥物大致分為以下幾類:中樞神經系統抑制藥、中樞擬交感藥、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藥、大麻類、尼古丁及煙草、致幻劑以及吸入性有機溶媒類。短期內過量服用這類藥物所致的臨床病癥稱為急性中毒;而由於長期用藥所致的不良後果稱為慢性中毒,其中包括長期非醫療性用藥,即精神藥物的濫用。

  酒精中毒 酒精兼有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作用,輕度中毒時表現現惡心、嘔吐、興奮甚至狂暴。鎮靜安眠藥可以抑制這種癥狀,但多數無需治療。重度中毒時出現昏迷、皮膚濕冷、體溫下降、呼吸減慢、心率加快、瞳孔散大等。如果這種狀態持續較長時間,可能發生墜積性肺炎或顱內壓升高。如未出現長時間昏迷、外傷、感染或未同時服用其他中樞抑制藥者,一般較少死亡。中毒程度的判斷須靠血液濃度測定。治療措施包括洗胃、保暖、維持呼吸、降顱壓等,必要時可用血透析。慢性中毒表現易興奮,共濟失調,控制力、判斷力、記憶力及註意力下降,並出現人格變化和其他精神病癥。長期飲用還可能出現脂肪肝、肝硬變,冠心病發病率增加,也可出現營養不良、維生素缺乏癥等。酒精還可誘導肝微粒體酶活性增加而導致耐受性,同時與全身麻醉藥、鎮靜安眠藥發生交叉耐受現象。此外,由於肝微粒體酶活性增加,可能影響許多靠此酶代謝失活的藥物,如鎮靜安眠藥、抗癲癇藥、抗抑鬱藥、安定藥、鎮痛藥、降血糖藥等,使它們毒性增強。長期飲酒還可能產生身體依賴性。停飲後可能出現睡眠紊亂、惡心、乏力、焦慮、出汗、反射亢進、幻覺、震顫性譫妄、驚厥等不同程度的戒斷癥狀。鎮靜安眠藥可以緩解這些癥狀。基本處理原則與鎮靜安眠藥相似。如果同時存在著對其他藥物的身體依賴性,應分別先後順序予以戒斷。

  中樞擬交感藥中毒 主要代表有苯丙胺和司卡因。其中毒常與用藥者、環境、劑量以及給藥途徑有關。苯丙胺具有很強的中樞興奮作用,服用過量時出現興奮、頭暈、震顫、反射亢進、無力、失眠、發熱、欣快感、攻擊、焦慮、譫妄、幻覺、驚恐等癥狀。此外,還可能出現自殺或殺人傾向。繼興奮癥狀之後,出現中樞抑制癥狀,病人表現疲勞、冷淡、頭痛、頭暈、面色蒼白、心悸、心律不齊、血壓上升或下降、心絞痛發作等。消化道癥狀有口幹、厭食、惡心、嘔吐、腹瀉。死亡原因多為高熱、驚厥或昏迷。苯丙胺中毒劑量的變異較大,一般在15mg以上。搶救措施包括酸化尿液,以利毒物排出;用氯丙嗪對抗其中樞作用以及其他對癥治療。慢性中毒癥狀與急性中毒時相似,隻是精神異常更為常見,並可出現微血管損害、神經原染色質溶解等。由於苯丙胺抑制食欲,病人可出現酮癥,體重明顯下降。同時有豐富的幻覺和妄想。停藥後癥狀迅速消退,但偶爾也形成慢性病變。長期用苯丙胺容易產生耐受性和身體依靠性。突然斷藥後表現為渴望用藥、嗜睡、乏力、精神抑鬱等癥。有人主張用三環類抗抑鬱藥治療。施行戒斷的原則與鎮靜安眠藥戒斷相同。可卡因具有與苯丙胺類似的中樞興奮效應和欣快作用。不同的是它的濫用潛力更大。可卡因中毒的特征除瞭與苯丙胺相似的表現之外,主要是易引起心律失常和驚厥。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常常是致死的原因。中毒後的搶救及戒斷處理原則與苯丙胺相似。可卡因的濫用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在許多地方已成為阿片代用品。

  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藥中毒 主要代表有可可堿、茶堿和咖啡因。輕度中毒表現失眠、興奮、感覺失調、不安、肌顫、心動過速以及頻繁的期外收縮、呼吸急促等。嚴重中毒時出現譫妄、驚厥。茶堿類較咖啡因更易引起死亡。安定可以有效地控制中樞興奮癥狀。由於這類藥物可以產生欣快感,因此也是廣為濫用的藥物之一。人體對這類藥可以很快產生耐受性和身體依賴性,但由於程度較輕,往往不能引起重視。慢性中毒時主要表現興奮、睡眠紊亂、心動過速、胃腸功能紊亂等癥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

  大麻類藥物中毒 大麻是一種古老的藥物,主要藥理作用為抑制型,有些方面類似於巴比妥類藥。對人體的作用主要表現在心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方面。由於目前流行的大麻制劑中有效成分含量較低,且用藥者為瞭避免不良感覺,常自動調整藥量,所以臨床急診中大麻的急性中毒不常見。用大麻者常表現出食欲增加、口幹、聲啞,豐富的視聽幻覺、時間改變覺和自我感覺改變。用藥者常感覺欣快、松弛、思睡、短期記憶改善,但實際上,應付能力(需復雜精神活動才能完成的工作能力)下降。隨著劑量的增加,可出現妄想、偏執狂、個性喪失以及洞察力喪失等中毒性精神病表現。心血管系統方面出現心率加快、血壓升高等癥狀。這些表現可能急性發作,也可能在用藥數月後發生。心得安可以緩解心血管系統癥狀。長期用大麻,可能導致用藥者人格改變,對生活的興趣降低。大麻與酒精之間存在交叉耐受性。長期大劑量使用大麻,突然停藥後數小時可出現煩躁、易怒、興奮、緊張、食欲下降、失眠、震顫、體溫上升、寒戰等。約持續4~5天,用大麻類制劑可緩解癥狀。大麻已成為流行最廣的毒品之一,藥源困難常常導致刑事犯罪率的上升。

  尼古丁與煙草中毒 尼古丁的急性中毒常見於誤吸入含尼古丁的殺蟲劑或誤服煙草等意外情況,中毒癥狀出現很快,表現惡心、流涎、腹痛、嘔吐、腹瀉、出冷汗、頭痛、視聽覺紊亂、精神錯亂和明顯的乏力、虛脫或衰竭,繼而血壓下降、呼吸困難、脈搏快弱、心律紊亂,最後可出現驚厥。由呼吸中樞抑制和呼吸肌麻痺而導致的呼吸衰竭,可使病人迅速死亡。成人的致死量大約為60mg。搶救措施為:立即催吐、洗胃,以消除殘毒;給予活性炭吸附殘毒;維持呼吸、抗休克等。長期大量吸煙常導致尼古丁慢性中毒,表現血壓升高、脈搏加快、皮膚溫度下降。此外,冠心病、腦血管病、動脈粥樣硬化、心源性猝死、呼吸系統疾病以及肺部和其他部位腫瘤的發病率增高。孕婦吸煙還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美國已把吸煙作為最大的可防性死因。另外,吸煙還可能影響許多藥物的代謝,如心得安、丙咪嗪、咖啡因、安替比林、苯二氮䓬類等。人體可以對尼古丁的某些作用產生耐受性和身體依賴性,停藥後可出現不同的戒斷癥狀,並可持續數周或數月。

  致幻劑中毒 致幻劑是一類使人產生幻覺的藥物。其代表藥是賴瑟酸二乙胺 (LSD)。服用這類藥後可出現大量幻覺或錯覺,對自我及環境感到非常美好及明顯的欣快感。大劑量時出現瞳孔擴大、血壓上升、心動過速、反射亢進、震顫、體溫升高、嗜睡、哭笑無常、妄想、偏執狂等癥狀。中毒時出現自身崩潰和自身分裂的恐懼感。一般情況下,LSD的直接作用不易引起死亡,但在恐怖幻覺下常出現自殺或傷人的意外事故。治療時應把病人置於他所熟悉的、有安全感的環境中,給予抗焦慮藥或鎮靜安眠藥,必要時可使用吩噻嗪類藥物。對嚴重中毒者主要是支持和對癥療法。LSD類藥物具有高度耐受性和濫用潛力,但停藥後無明顯戒斷癥狀發生。

  吸入性有機溶媒中毒 這類藥物包括乙醚、氯仿、膠水以及其他芳香類有機溶劑。一般在低劑量時表現中樞興奮作用,而高劑量時表現中樞抑制作用。長期使用可出現神經系統損害,甚至出現漸進性神經退化。由於可產生欣快感,這類藥物的濫用正在日趨嚴重。

  精神藥物的中毒,尤其是其慢性中毒(即精神藥物的濫用)已成為越來越嚴重的世界性問題。為瞭防止這種問題的出現及發展,應加強對醫務人員及青少年的宣傳教育,使人們瞭解濫用藥物的危害。同時,應加強對精神藥物的管理及對專業人員的培訓,開展對精神藥物使用情況的長期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