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朝咸豐十年(太平天國庚申十年,1860)夏,太平軍再次摧毀圍困天京(今南京)的清軍江南大營的著名作戰。

  六年夏,太平軍曾摧毀過以向榮為欽差大臣的江南大營。八年初,清欽差大臣和春又在天京東、南兩面掘壕築牆,複建江南大營。十年初,攻佔城北下關、九洑洲,天京被“困如鐵桶一般”。在此危急關頭,總理朝政的幹王洪仁玕與忠王李秀成共商解圍方略,確定運用“圍魏救趙”的策略,首先奔襲清軍必救的杭州,誘迫江南大營分兵,然後返旆回救,與與天京守軍內外合擊江南大營。

太平軍二破江南大營

  方略既定,李秀成在安徽蕪湖會齊各路將領,部署進軍杭州。正月十九,李秀成率部由蕪湖出發,經南陵,繞寧國府(治今宣城)南,二月初三克廣德,留求天義陳坤書駐守,自率主力入浙,連占長興縣泗安鎮、虹星橋,又派侍王李世賢虛攻湖州,迷惑敵軍,自率六七千眾,喬裝清軍,經武康直趨杭州。杭州是浙江省城,也是江南大營的重要糧餉供給地,守城兵勇不足3000人。太平軍的迅速進軍,使杭州清軍猝不及防,圍攻數日,即於二十七日破城。對太平軍的攻浙意圖,和春雖有所探察,但由於咸豐帝嚴旨屢催,先後從江南大營分兵1.3萬赴援浙江,其先頭部隊由總兵張玉良統帶,於三月初二抵達杭州城外。

  李秀成知敵中計,即於初三日悄然撤出杭州,由餘杭、孝豐間道火速北返。十八日於安徽建平(今郎溪)會齊各路將領,部署回救天京,旋即兵分兩路:一路由輔王楊輔清率領,攻取高淳、東壩、溧水後,於閏三月初三進抵天京南郊要地秣陵關;另一路由李世賢率領,於攻占溧陽後,分兵一支佯攻常州,主力於初三占句容,初八攻占天京東南要地淳化鎮。與此同時,英王陳玉成部也奉調由江北來援,抵達天京西南之江寧鎮。

  各路大軍雲集天京外圍,號稱10萬,形成瞭對江南大營的反包圍。遂決定從五個方向進攻江南大營:李秀成部由堯化門進攻紫金山東麓,李世賢部進攻城北燕子磯一帶,陳坤書部進攻高橋門,逼小水關大營總部,楊輔清部攻雨花臺,陳玉成部攻江東門。天京守軍則從東、南各門出擊。十二日,總攻開始,各路太平軍連日冒雨出擊,與敵大戰。十五日,陳玉成部由上河、毛公渡等處搭造浮橋,首先突破大營外墻,城內太平軍也紛紛出擊,向清營投擲火罐,引起火藥爆炸,一時響聲震野,附近清軍聞之喪膽,紛紛棄營潰逃,大營西部防線隨之瓦解。幫辦軍務張國梁率隊救援不及,即破壞上方橋,企圖固守大營東北部。但這時清軍已無心再戰,當晚小水關附近的清軍紛紛焚營潰逃,大營四周皆火,和春、張國梁等於一片慌亂中逃往鎮江。苦心經營多年的江南大營,再次被摧毀。不久,太平軍乘勝東征蘇(州)、常(州),張國梁、和春先後敗亡,天京以東的威脅基本解除。

太平軍追擊清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