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流星穿過大氣層高速運動造成的短暫電離痕跡對無線電波的反射或散射作用,進行遠距離瞬間通信的設備。主要由發信機、收信機、通信控制器、資訊存貯器、資料終端、天線及電源等部分組成。

  單個流星餘跡的持續時間經常小於一秒鐘,流星出現的間隔為數秒至數分鐘,所以流星餘跡通信設備隻能以隨機突發的方式工作,即僅在收發天線波束相交叉的共同空間出現可用的流星餘跡期間突發傳遞資訊。因此,要將傳送的資訊預先貯存在發送資訊的存貯器裏,並發送探測信信號。當電路上出現合適的流星餘跡時,乙站的收信機收到甲站的探測信號,並立即給出回答,甲站收到回答信號後,控制器就以最小的時延打開發射閘門,信息立即發射出去;餘跡一消失,控制器立即切斷發射閘門,發信機便停止發送信息。接收信息的存貯器則把收信機斷續收到的快速信息記錄存貯下來,然後打印輸出。突發傳輸過程中的差錯,一般通過自動檢錯重發技術來糾正。

  流星餘跡通信設備的工作頻率一般為30~100兆赫,利用功率為500瓦至數千瓦的發信機和5~8單元的八木天線,單跳通信距離可達2000公裡,若利用存貯-轉發型中繼站接力,還可延伸通信距離。傳輸受核爆炸及太陽耀斑的影響較小;電波反射的方向性強,隱蔽性好,信號不易被截獲和幹擾,適用於小容量遠距離的軍事通信。其發送狀態是斷續的,隻能傳送電報或數據,不適於傳送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