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主動進擊敵人的作戰。是作戰的基本類型之一,是消滅敵人的主要手段。分為戰略進攻、戰役進攻和戰術進攻。對防禦之敵、進攻之敵或退卻之敵都可實施進攻。戰略防禦中的反攻、防禦戰役中的反突擊、戰術範圍的反衝擊,均屬進攻行動。

  歷史沿革 進攻的方式、方法是隨著武器不斷更新和軍事學術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冷兵器時代,初期是以徒兵為主,採取密集的方陣進行正面攻擊;後來發展到以車兵和以步兵、騎騎兵為主,集中兵力進行翼側攻擊、伏擊、襲擊、包圍。作戰手段也從單一的白刃格鬥,發展到火攻、水淹等手段並用。水上和海上的進攻作戰,先是戰船列陣,用弩遠射,再以沖撞、接舷格鬥戰勝對方。這一時代,中國兵傢創立的八陣、大魚鱗陣等,各自顯示過強大的攻擊能力。古埃及的大方陣、亞述人的戰車陣等,在進攻作戰中也起過重要作用。冷兵器時代,中國著名的軍事傢孫武、吳起、孫臏、諸葛亮等提出的進攻理論和原則,如“五則攻之”、“批亢搗虛”、“攻其無備”等,至今仍有其重要意義。在冷兵器、火器並用的時代,進攻的陣形逐趨小群、疏散。各兵種間有瞭較為密切的協同,火力、運動、突擊相結合的戰術手段已被運用。沖擊前先以火力大量殺傷敵人,爾後步兵、騎兵利用火力效果突擊。水上、海上進攻,接舷戰逐漸減少,火力戰逐漸增多。這一時代,中國的進攻理論有瞭新的發展。嶽飛、成吉思汗、戚繼光等,提出瞭奇襲殲敵、迂回包圍、各個擊破等進攻理論和原則。成吉思汗以騎兵與火器相結合,實施迂回奇襲和前進包圍,使騎兵進攻戰術達到鼎盛時期。火器時代,密集的攻擊隊形由於容易遭受對方火力的大量殺傷而逐漸被線式隊形、散開隊形所代替。進攻時先進行炮火襲擊,然後步兵、騎兵接敵沖擊,消滅敵人,火力、運動、突擊結合得更加緊密。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炮、飛機、坦克運用於戰場,強大的火力迫使防禦者建立瞭綿亙防線,在這種情況下,突破防禦就成為進攻獲勝的重要環節。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口徑火炮、飛機、坦克的大量使用,以及空降兵的出現,使進攻作戰具有規模大、速度快、突然性增大等特點。戰爭初期,德軍運用“閃擊戰”,在決定性的時間和方向,隱蔽地集中優勢兵力,突然發起攻擊,在航空兵的支援下,以坦克、摩托化兵團擔任主要突擊任務。後來,蘇軍、美軍和英軍在反攻時,也集中優勢兵力,建立縱深、立體部署,有時還以空降兵配合,實施高速度、大縱深的突擊,達到瞭進攻目的。這次大戰中,各戰略集團和諸軍種、兵種在統一計劃下,按目標、時間、地點進行協調地進攻,在進攻規模和戰略協同上達到瞭較高的水平。

  中國人民解放軍進攻作戰理論原則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戰爭中,毛澤東對進攻作瞭精辟的論述。他指出:在戰爭的目的中,消滅敵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已是第二位的。進攻,是直接為瞭消滅敵人;防禦,是直接為瞭保存自己,也是輔助進攻或準備轉入進攻的一種手段(見《論持久戰》)。在敵強己弱的形勢下,戰略上應該是防禦的,但在戰役、戰鬥上又必須是進攻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系統地總結瞭過去的實踐經驗,豐富和發展瞭進攻作戰理論原則。其要點是:①精心計劃,充分準備。進攻作戰要加強對敵情的偵察和掌握,制定切實可行的作戰方針和計劃。進攻準備應從最困難的情況著想,抓住重點,簡化程序,迅速、隱蔽、充分、周密地進行。力求每戰都要精心計劃,充分準備,真正做到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②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集中優勢兵力是打殲滅戰的物質基礎,各個殲滅敵人是打殲滅戰的有效戰法。在進攻的主要方向上集中絕對優勢的兵力,形成強大的突擊力量,運用迂回包圍、穿插分割等手段,以求首先殲敵一部,然後迅速轉移兵力再及其餘,務期速決、全殲。在進攻的次要方向上要盡量節約兵力,以保證主要方向上兵力的集中。③力爭主動,力避被動。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始終保持兵力、火力優勢;適時集中與分散兵力,避免形成敵火突擊的有利目標;能預見戰場情況的發展變化,制定多種切實可行的應急方案;一旦被迫處於被動地位,應當機立斷,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擺脫被動,以取得主動。④靈活機動,出敵不意。積極佯動,註意隱蔽,不使敵人察覺進攻企圖;善於創造和捕捉戰機,正確地確定進攻目標、方向和時機,迅速突然地發起攻擊,使敵人在意想不到的時間、地點,遭到意料不到的打擊;加強對敵情的分析判斷,不斷制造和利用敵人的錯覺和不意,迫使敵人處於不利的態勢;采取靈活多變的戰法,使敵人不知所措,難以擺脫困境。⑤密切協同動作,發揮整體威力。無論戰略、戰役進攻或是戰術進攻,參戰的各軍種、兵種部隊和民兵,都要在統一的意圖和計劃下,按進攻目標、時間、地點(空域、海域)協調一致地行動,使火力、機動、突擊有機結合,以形成強大的整體攻擊力;當協同失調或遭到破壞時,要迅速采取措施加以調整和恢復。⑥註重近戰、夜戰,堅決勇敢進攻。現代進攻作戰,鬥爭異常激烈,攻擊行動更需堅決勇猛;要敢於和善於實施近戰、夜戰,以己之長,擊敵之短;運用各種手段,對抗和摧毀敵夜視器材,利用有利地形和不良天候,迅速接近敵人進行近戰;進攻一旦發起,就要勇往直前,前仆後繼,迫敵就殲,奪取進攻作戰的勝利。

  現代科技條件下的進攻作戰 現代科學技術被廣泛運用於軍事領域,進攻作戰是以空前規模的立體戰、合同戰、電子戰的方式展開的。進攻作戰的范圍空前擴大,進攻發起更加快速突然,情況更加復雜,鬥爭更加殘酷,消耗更加增大。這些特點給進攻軍隊提出瞭更多更高的要求。一些新的進攻理論隨之出現,如有的國傢軍隊提出“空地一體作戰”理論,強調掌握主動、縱深攻擊、敏捷靈活和協調一致,並主張充分運用核武器、化學武器、電子武器、常規武器,向敵實施全縱深攻擊,在短時間內贏得作戰的勝利。有的國傢軍隊主張使用戰略火箭軍、遠程航空兵和導彈潛艇部隊,向對方全縱深實施猛烈火力突擊,爾後發起戰略性進攻戰役。進攻戰役則強調在決定性的方向上集中主要力量,實施寬正面、大縱深、高速度的進攻,力求連續地將戰術突破發展為戰役、戰略的突破,以取得進攻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