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朝建立前一年至金天會三年(遼天慶四年至保大五年,1114~1125),興起於中國東北部的女真族,起兵反抗直至攻滅遼王朝的戰爭。

  遼朝後期,天祚帝驕奢淫逸,朝政廢弛,官僚貴族橫徵暴斂,互相拼殺,各民族紛起反抗,在遼道宗時,逐步趨於統一的女真各部,已形成擁有10萬戶的強大部落聯盟,佔有今黑龍江以東及長白山一帶廣大地區。遼天慶三年,完顏阿骨打繼任女真都勃極烈(部落聯盟長),秣馬厲兵、發展生產,決心擺脫遼朝的統治,起兵攻遼遼。

  寧江州、出河店之戰 天慶四年,遼為加強對女真族的控制,派東北統軍司節度使蕭撻不野領兵800,至黃龍府(今吉林農安)北部屏障寧江州(今吉林扶餘東南)駐防。阿骨打為先發制人,任命銀朮可、婁室、移烈、阇母為將,征調各部兵2500人於淶流河(今吉林拉林河)集結,九月,誓師攻寧江州。進軍中與遼渤海軍遭遇。阿骨打為避其鋒銳,以佯退誘敵的戰法,引渤海軍出戰,射殺驍將耶律謝十,餘眾敗逃,自相踐踏死者十之七八。十月初,女真軍敗遼將蕭撻不野,克寧江州,掠其財物而歸。

  遼天祚帝聞寧江州已失,派殿前都點檢蕭嗣先為都統,蕭撻不野為副,率7000人至出河店(今黑龍江肇源西),同女真軍隔混同江(今松花江上遊)對峙。阿骨打率3700人,乘夜渡江奇襲遼軍,時遇大風,阿骨打乘勢揮軍猛擊,大敗遼軍。金軍占領出河店後,分兵奪占賓州(今農安東北)、祥州(今農安境)、咸州(今遼寧開原北)等地。遼軍連戰受挫,天祚帝驚恐,罷樞密使蕭奉先,起用南府宰相張琳統管軍事。遼軍兵力不足,張琳倉促征兵,以10萬大軍分四路出擊,企圖奪回寧江州。阿骨打先集兵殲滅遼軍突出的淶流河一路,其餘三路不戰自退。女真軍連戰皆勝,兵力驟增至萬人。

金遼戰爭

  黃龍府之戰 遼天慶五年正月初一,完顏阿骨打稱帝(即金太祖),建立金朝,年號收國。初五,率兵攻陷黃龍府後回師。天祚帝聞訊,命都統耶律訛裡朵等,率號稱騎兵20萬、步兵7萬增援,並遣使逼金議和。金太祖率軍至達魯古城(今扶餘東)下,發現遼軍雖眾,但隊形不整,遂於高阜列陣,令完顏宗雄以右軍擊遼左軍,令左軍迂回遼右軍陣後,令婁室、銀朮可率軍直沖遼中軍。初戰受阻,金太祖急令完顏宗幹設疑兵,遼軍分勢,宗雄抓住戰機轉兵猛攻遼右軍。遼軍大敗,退入達魯古城,次日黎明突圍北逃,金軍全殲其步兵後回師。八月,金軍再次出兵,九月,攻陷黃龍府。

  十一月,遼天祚帝宗率數十萬大軍分兩路夾擊黃龍府,企圖一舉消滅金軍。因都監耶律章嘉奴叛亂,中途回師。金太祖乘機率2萬輕騎兵奔襲遼軍,追至護步答崗(今黑龍江五常西)與遼軍相遇,金軍集兵沖其中堅,遼軍不備,大敗而逃。金軍連創遼軍主力,取得瞭主動地位。

  東京、上京之戰 金收國二年(遼天慶六年,1116)正月,渤海人高永昌擁兵自立,占據遼東50餘州。天祚帝令宰相張琳募饑民2萬餘攻討。高永昌向金求援,金太祖乘機派兵出擊遼東,先於沈州(今沈陽)敗張琳軍,後又擊滅高永昌,占領東京(今遼寧遼陽)。金天輔元年(遼天慶七年,1117)四月,天祚帝命秦晉王耶律淳率軍向遼東反擊,被金軍擊敗。九月,天祚帝為阻遏金軍向西發展,命耶律淳為都統,招募遼東流民2.8萬人,編為8營,號稱“怨軍”,由乾州(今遼寧北鎮境)屯衛州蒺藜山(今遼寧阜新北),企圖固守中京(今內蒙古寧城西)、上京(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十二月,金軍西攻顯州(今遼寧北鎮),怨軍阻擊未成,金軍乘勢奪占蒺藜山,敗耶律淳軍,拔顯州。乾、徽、懿、成(今遼寧阜新南北一帶)、惠(今內蒙古敖漢旗境)等七州相繼降金。從此,金每占一地,便廢除苛法,減免賦稅,優待降俘,爭取民心,以鞏固後方。

  天輔二年至三年,金遼議和未成,金軍轉入大舉進攻。四年二月,金與宋始議夾攻遼的“海上盟約”。五月,金乘遼尚未部署就緒,三路出兵奔襲上京,僅半日,攻入外城,上京留守撻不野率兵出降。

  轉戰西京 金天輔五年,遼都統耶律餘覩投金,金太祖得知遼內部空虛,兵源枯竭,於是命完顏杲為內外諸軍都統,完顏昱、完顏宗翰等五人為副都統,耶律餘覩為先鋒,統軍南下。次年正月,占領遼中京,進據澤州(今河北平泉西南)。二月,占領北安州(今河北承德西),前鋒進至松亭關(今河北遷西喜峰口)、古北口(今北京密雲東北)一帶。天祚帝見金軍有直取南京(今北京)之勢,留耶律淳等守南京,自率軍至鴛鴦泊(今河北張北縣安固裡淖)。完顏宗翰命耶律餘覩率前鋒兵疾馳鴛鴦泊,天祚帝逃往西京(今山西大同)。金軍跟蹤追擊,西京降金,天祚帝逃往夾山(今內蒙古土默特左旗西北)。後西京遼軍復叛,金軍分兵追擊天祚帝,主力回師再攻西京。遼將耿守忠率7000人來援,金軍於城東40裡設伏,一舉殲滅耿軍,攻破西京。六月,太祖由上京至鴛鴦泊,聞天祚帝在大漁泊(約在今大同北),遂遣輕騎4000為先鋒,追天祚帝於石輦驛(今山西大同西北)。此時,遼軍尚有2.5萬人,金軍至者僅千餘人,被遼軍包圍。天祚帝登高觀戰,被金軍發現。金軍直沖天祚帝,天祚帝棄軍逃跑,都統蕭特末等被擒,遼軍大敗。

  進軍南京 金天輔六年三月,遼秦晉王耶律淳在南京稱帝。十二月,金分兵兩路攻南京,一路入得勝口(今北京昌平西北),一路入居庸關,適遇地震,遼軍不戰自潰,金軍輕取南京。七年八月,金太祖病逝,其弟完顏晟繼位(即金太宗)。天會三年(1125)二月,金軍於應州(今山西應縣)境俘天祚帝,遼朝滅亡。

  在長達11年、經過上百次戰鬥的金遼戰爭中,完顏阿骨打審時度勢,以武力進攻與分化瓦解相結合的方略,縱橫征戰數千裡,出奇制勝,多次擊敗遼軍主力,逐個奪取遼朝重鎮,終於攻滅遼朝,確立瞭金在中國北部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