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半島與日本九州之間、溝通日本海與東海、黃海的水道。長約300公裡,寬約180公裡,一般水深50~100米。對馬島將海峽分為東、西兩條水道:東水道稱對馬海峽,最深131米;西水道仍稱朝鮮海峽,最深228米;兩水道最窄處各寬46公裡。海峽兩岸陡峭,岸線曲折,岬灣交錯,近岸多島嶼。海峽中有巨濟島、對馬島、壹岐島等,是控制海峽的要地。海底起伏平緩,為泥、沙、貝底質。冬季多西北風,夏季多西南風,6~9月為颱風季節。表層水溫:夏季20~25℃,冬季10~15℃。。海流以對馬暖流為主,流向東北。多為半日潮,潮差1~2米,大潮流速1~1.5節,小潮流速0.5節。海峽地當東亞海上交通要沖,是蘇聯太平洋艦隊南下太平洋之咽喉要道,歷來為日、朝、俄爭戰之地。1597年、1598年,中朝為抗擊日軍侵略朝鮮,在此進行鳴梁海戰和露梁海戰。1905年,日、俄艦隊在此進行對馬海戰(見日俄戰爭)。現兩岸軍港有佐世保、鎮海、釜山等,對馬島駐有日本防守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