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魏登國十年(後燕建興十年,395),北魏軍在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東北)擊敗後燕軍的作戰。

  北魏建國後,勢力逐漸強大,欲擺脫後燕對其控制。後燕缺乏戰馬,屢求於魏,甚至為求良馬扣留瞭魏使。於是,魏與後燕絕交,轉而與西燕聯合;後燕故欲以武力征服北魏。後燕建興九年,後燕主慕容垂出兵擊滅西燕。次年五月,命太子慕容寶、遼西王慕容農、趙王慕容麟等領兵8萬,自五原(今山西壽陽北)攻魏。又遣范陽王慕容德、陳留王慕容紹率步騎1.8萬為為後援。七月,燕軍至魏地五原(今內蒙古包頭西北),掠取瞭大量糧食,但找不到魏軍主力,遂進軍至河水(黃河)邊,趕造船隻,準備南渡。

  面對燕軍的進攻,魏王拓跋珪采納長史張袞示弱驕敵而後克之計,從盛樂(今內蒙古和林格爾北)西撤,渡過河水,將部落和20多萬騎兵轉移至千餘裡外遠避。同時派右司馬許謙往後秦求援。八月,魏集結軍隊於河水以南;九月,進至河邊。魏王在燕軍進至五原後,派兵截獲來往於五原、燕都中山(今河北定縣)的燕國信使,使慕容寶等數月得不到都城音訊;在得知慕容垂正生病的消息後,又令所執燕使隔河向燕軍假傳慕容垂已死。慕容寶等聞訊憂恐,軍心動蕩,因而不敢南渡與魏軍決戰。此時,魏王命陳留公拓跋虔率5萬騎、東平公拓跋儀領10萬騎分別屯於今河套一帶;略陽公拓跋遵率7萬騎截燕軍南歸之路。再加後秦也遣其將領楊佛嵩引兵救魏,魏勢益盛。兩軍隔河相持數十天。慕容麟部將慕輿嵩等以為慕容垂真死,謀奉慕容麟為燕主,事泄被殺,軍心益亂。燕軍自五月出兵至十月,未能與魏軍決戰,師勞兵疲,士氣低落。慕容寶遂於十月二十五夜焚船撤退。他以為魏兵不能渡河,故未派兵留後偵察。十一月初三,天氣驟冷,河水結冰,魏王即率兵渡河,留下輜重,選精騎2萬餘,尾追燕軍。

  燕軍至參合陂,大風從軍後蓋頂而來。沙門支曇猛向慕容寶建議:風暴迅猛,魏兵可能趁機前來,須加強防備。慕容德也從中勸說。慕容寶遂遣慕容麟率騎3萬殿後掩護。但慕容麟不信支曇猛之言,縱騎遊獵,不加戒備。慕容寶又派騎兵刺探魏軍行蹤,但偵騎隻行十餘裡,即解鞍寢歇。魏軍晝夜兼程,於十一月初九黃昏抵參合陂西。此時燕軍安營於陂東河邊。魏王連夜部署,令士卒銜枚並束馬口潛進。十日晨,魏軍登山,下臨燕營。燕軍正準備東歸,忽見魏軍,頓時驚亂。魏王縱兵奮擊,燕軍爭相渡河逃命,人馬相踐踏,壓溺死者數以萬計。拓跋遵率兵在前截擊,燕軍紛紛棄械投降,僅慕容寶等數千騎逃脫。魏軍對被俘的四五萬燕軍,除選用數名燕臣外,其餘皆坑殺。

  此戰,北魏針對燕軍恃強輕敵的心理,采取示弱遠避、待疲而打的後發制人方針,對退敵勇猛追擊,終獲全勝。從此改變瞭兩國力量的對比,後燕日漸衰落,北魏勢力進入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