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19 世紀上半葉英國農民的一個階層。約曼(yeoman)一詞在中古英語中意為年青人和侍從。舊譯自耕農。在13世紀末~14世紀初封建莊園解體過程中,產生瞭農民的小土地所有制──自由持有地制。早期約曼農主要是指地位在鄉紳階層以下的自耕農,即自由持有農。在14~15世紀農奴制解體的過程中,過去的農奴──維蘭的地產變成瞭公簿持有地,公簿持有農的實際地位已接近小自由持有農,約曼一詞的涵義擴大到所有獨自經營土地的自耕農,包括自由持有農、公簿持有農和長期佃農。這這時,約曼農基本上代表瞭整個農民階級。但是,在歷史著作中,約曼農的涵義並不是十分確定的,作者們往往給以不同的解釋。其中一種觀點認為,約曼農是農民階級的上層。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約曼農是革命的主力軍,但這次革命沒有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在大規模的圈地運動和工業革命期間,約曼農迅速分化,他們中的少數上升為鄉紳,一部分變成瞭租地農場主,大部分淪為雇傭工人,約曼農迅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