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內戰前夕黑人和白人於1859年聯合發動的一次反奴隸制的起義。約翰·佈朗是這次起義領導人,故名。

  1800年,約翰·佈朗出生於康涅狄格州一個白人農民傢庭。其父為廢奴主義者,佈朗從小受反奴隸制思想的薰陶。成年後,他從人道主義出發,積極投身於美國廢奴運動。1856年佈朗參加瞭堪薩斯爭取自由州地位的武裝鬥爭(即堪薩斯內戰),從此“奧薩瓦湯米的佈朗”聞名遐邇。1857年,他開始運籌以解放南部奴隸為最終目的的武裝起義。佈朗為瞭籌籌措起義資金及爭取黑人尤其是著名黑人廢奴主義者的合作,多次奔走於新英格蘭各地,得到北方一些廢奴派人士道義上和經濟上的支持。

  1859年7月3日佈朗等4人先期來到哈珀斯費裡(哈普斯渡口)。這一帶地勢險峻,是通往南部盛行奴隸制地區較安全的天然門戶;又是聯邦兵工廠和軍械庫所在地。他們在渡口附近租賃一個農場,用以集結隊伍,儲存物資。10月16日夜間,佈朗留下3人看守農場,等待命令,率領其餘18人(其中有5名黑人)襲擊哈珀斯費裡。很快攻占瞭兵工廠和軍械庫,控制瞭市鎮,同時在附近村子逮捕種植園主,解放瞭少數奴隸。起義的消息迅速傳開。17日,政府當局召集的民團陸續趕到起義地點。佈朗等人被包圍在兵工廠附近的消防工具間。戰鬥進行瞭一整天。這一帶奴隸較少,且大多是傢庭奴隸,沒有起來響應起義,佈朗也未能果斷地撤離。當天夜間,R.E.李上校率領一支海軍陸戰隊趕來,18日起義慘遭鎮壓。在戰鬥中起義者10人犧牲,連佈朗在內有7人被俘。12月2日約翰·佈朗英勇就義,其他被俘者也先後被處以絞刑。

  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有力地推動瞭奴隸解放運動的發展,促進美國內戰的爆發。K.馬克思對約翰·佈朗起義予以高度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