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丘就卻之後一位影響較大的貴霜王(約西元65~75)。亦稱維馬·迦德菲塞斯(即迦德菲塞斯二世)。關於閻膏珍的在位年代,另有兩說:一為西元65~78年,主要由堅持迦膩色伽即位於西元78年的學者主之;一為西元78年至2世紀初,主要由堅持迦膩色伽於西元125年以後即位的學者主之。《後漢書·西域傳》記其為丘就卻之子,丘就卻死後即位。但據貴霜銘文、錢幣和有關史料考之,很可能隻是丘就卻的親族,他與丘就卻在時間上有一間隔,其間“無名王”在位。閻膏珍於2世紀初年以“丘就卻卻子”的名義復將王位奪回。閻膏珍在位期間,領土北至錫爾河,南下安度羅王國,西起阿拉科西亞(今赫拉特東南),東達馬土臘。國內經濟繁榮,與中國、羅馬關系友好,有頻繁貿易往來。因爭絲綢之利,與安息關系較為緊張。閻膏珍是印度歷史上第1位發行並實際使用金幣的君主。他繼承丘就卻寬容的宗教政策,各種宗教崇拜的偶像均在其錢幣上有所反映,但出現較多的是濕婆、公牛和祭壇上的王。如是觀之,他的印度色彩較為濃厚。他在位時,大批佛教僧侶開始經由陸路和海路前往中亞、中國、錫蘭等地,傳播佛教。閻膏珍之卒年不詳,大約在公元130年前後。中國學術界普遍認為閻膏珍即丘就卻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