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克羅齊

  義大利唯心主義哲學傢、歷史學傢。1866年2月25日生於佩斯卡塞羅利鎮,資產階級傢庭出身。1876年入那不勒斯信徒公學讀書。1883年因地震父母雙亡,寄居於羅馬的叔父傢中。1886年回到那不勒斯,後去德、法、西、英四四國考察,編著《拿破侖的99年革命》等歷史著作。1903年創辦《批評》雜志。1910年被選為參議員,1920~1921年任G.喬利蒂內閣教育部長。1922年法西斯上臺後辭職,專事著書立說。1927與1931年先後出版《黑格爾哲學中的活東西與死東西》和《倫理學與政治》等著作。法西斯垮臺後重返政界,1944年以自由黨主席身份參加立憲會議,並出任P.巴多利奧最後一屆內閣和I.博諾米第一屆內閣的不管部長。1952年11月20日在那不勒斯病逝。

  克羅齊宣稱他的哲學是“絕對歷史主義”。強調精神是唯一的實在,歷史是精神發展的過程。認為這一發展過程的各個階段隻存在差別而沒有矛盾,周而復始,循環不止。克羅齊唯心論的美學觀是表現主義的根據之一,在歐美具有廣泛影響。主要著作還有《精神哲學》4卷、《哲學論叢》14卷、《美學與政治》、《意大利史》、《歷史唯物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歷史學的理論和實際》和《十九世紀歐洲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