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世紀末至6世紀中葉東哥特人在西羅馬帝國本土義大利半島建立的日爾曼國傢。東哥特人原住在黑海草原西部地區,4世紀後半期形成部落聯盟。375年東哥特部落聯盟被匈奴人擊潰後,隨匈奴人向西推進,居住在潘諾尼亞。453年匈奴王阿提拉死後,東哥特人乘機擺脫匈奴人的統治。488年東哥特王狄奧多裏克(493~526在位)在拜占廷帝國皇帝芝諾的慫恿下出兵義大利,圍困拉文納,久攻不克;遂和當時義大利半島的統治者奧多亞克訂約,共同治理義大利。493年狄奧多裏克在宴請奧多亞克時背背信地殺死瞭他,收編其餘部,建立瞭東哥特王國,以拉文納為首都。其領土包括意大利半島、西西裡島和達爾馬提亞一部分。

  東哥特王國沒收瞭奧多亞克及其擁護者的土地,羅馬大地主須向東哥特人繳納領地上1/3的收入。隻有部分地區,東哥特人獲取1/3的土地。狄奧多裡克對羅馬人實行妥協政策,保存原來羅馬的法律、政治制度和城市管理機構,並讓羅馬貴族F.M.A.卡西奧多魯斯、A.M.S.波伊提烏擔任重要官職。東哥特人信仰基督教阿利烏派,但對羅馬教會並不加以迫害。狄奧多裡克親羅馬的政策引起部分東哥特貴族的不滿。他死後,外孫阿塔拉裡克(526~534在位)即位,由其母阿馬拉珊薩攝政。阿馬拉珊薩繼續執行狄奧多裡克的親羅馬政策,被反羅馬派的東哥特貴族的代表人物西奧達哈德囚禁而死,政權落入西奧達哈德(534~536在位)之手。535年,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乘機對東哥特王國發動戰爭,戰敗東哥特國王維蒂吉斯(536~540在位),於536年占領羅馬,540年占領拉文納。東哥特新國王托提拉(541~552在位)具有軍事、政治才能。他把從羅馬貴族領地上逃跑的奴隸和隸農編入軍隊,沒收羅馬貴族的土地,減輕居民的賦稅,從而得到瞭國內人民的支持,多次在對拜占廷的戰爭中取得勝利,一度收復大半失地。553年在塔金那一役托提拉戰敗身亡。554年東哥特王國被拜占廷所滅。(見哥特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