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魯士為首的德意志關稅聯盟。1834年1月1日成立。它的成立是德意志統一的重要前提。1818年5月16日的《普魯士關稅法》是形成德意志關稅同盟的基礎。該法的實施使一些德意志邦形成為統一的普魯士關稅區。1819年10月施瓦爾茨堡-松德斯豪森加入該關稅區。1826年建立北德六邦的關稅同盟。1828年2月普魯士與黑森-達姆施塔特建立關稅同盟。同年,巴伐利亞與符騰堡組成南德商業同盟;薩克森、漢諾威、庫爾黑森、圖林根等邦及緬因河畔法蘭克福、不來梅等城市組成中德商業業同盟。1829年5月,普魯士與南德商業同盟訂立關稅條約。1831年庫爾黑森加入普魯士關稅區。1834年普魯士、巴伐利亞、薩克森等18個邦把擁有2350萬人口的地區結成一個經濟共同體,德意志關稅同盟各成員之間消除關稅壁壘,制定統一關稅,擴大經濟和貿易區域,加速瞭德意志各邦統一市場的形成。1835~1851年,加入德意志關稅同盟的邦有:巴登、拿騷、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瓦爾德克、不倫瑞克、盧森堡、漢諾威。奧地利為瞭爭奪德意志的政治領導權,曾力圖解散這一同盟,但未能成功。1866年北德意志聯邦成立後,德意志關稅同盟又與未加入該同盟的德意志西南部諸邦簽訂關稅條約,從而促進瞭德意志各邦政治上的統一。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立,德意志關稅同盟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