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魯士王國為中心,通過王朝戰爭建立的君主立憲制的德意志聯邦國傢。1871年1月18日成立;包括22個德意志邦、3個自由市(漢堡、不來梅、盧貝克)及帝國行省阿爾薩斯-洛林。首任帝國宰相為O.von俾斯麥。1919年11月,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帝國崩潰。

  帝國的成立 進入19世紀後,德意志各地的資本主義逐步發展。1815年起,德意志人民要求實現國傢統一的鬥爭不斷高漲。18488年,德意志各地爆發三月革命,但遭到鎮壓。俾斯麥出任普魯士首相後,以統一為名限制自由,調和君權與資產階級間的矛盾,利用普魯士的經濟優勢,於1864年擊敗丹麥,1866年擊敗奧地利(見普奧戰爭),成立北德意志聯邦。1870~1871年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兼並南德諸邦。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ID=wei_pu]在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普魯士通過王朝戰爭最終實現德意志的統一。(見彩圖)

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一世在凡爾賽鏡廳加冕(1871年1月18日)

德意志的統一

  國傢制度 德意志帝國是容克-資產階級專政的國傢。德意志的統一道路決定瞭國傢的君主主義、容克主義和軍國主義的特征。1871年4月16日通過的帝國憲法,宣告德意志帝國是君主立憲制的聯邦國傢。帝國元首是皇帝,由普魯士國王擔任,有任命宰相和高級官吏、召集和解散議會、宣戰、媾和的權力,同時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帝國宰相由普魯士首相擔任,隻對皇帝負責。立法權屬帝國國會和聯邦議會,後者由各邦政府任命的58名代表組成,普魯士在議會中占有決定性票數,可以否決帝國國會通過的議案。帝國國會由普選產生,其預算權和立法權受聯邦議會制約。帝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皇帝和宰相,容克在各級政府和軍隊中享有特權。

  經濟 德意志帝國的成立,掃除瞭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19世紀70年代,帝國頒佈瞭一系列有利於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法案,如銀行法、統一貨幣法、專利權法、統一關稅法、統一度量衡法等。後來通過普法戰爭,從法國掠得50億金法郎的戰爭賠款、阿爾薩斯-洛林的鐵礦和鉀礦,以及接受和應用其他國傢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生產經驗,使帝國的經濟得到迅速發展。80年代初以及1890~1893年的經濟危機,加速瞭工業和銀行業的集中,90年代完成工業革命。不久,重工業生產超過英國,占歐洲第一位。

  內外政策 德意志帝國前期,內外政策的實際制訂者是俾斯麥。其內政的出發點是維護普魯士和容克的特權,照顧大資產階級的利益。1872年開始的反天主教會的文化鬥爭,1878年公佈的《社會黨人法》,1879年采取的高額保護關稅政策,都是以此為目的。外交政策是以爭霸歐洲大陸為目標的“大陸政策”,為此1873年恢復德、俄、奧三皇同盟,1882年訂立德、奧、意三國同盟(1882)。1888年威廉一世去世,其子腓特烈三世僅在位99天即病逝。其孫威廉二世即位後於1890年將俾斯麥解職,以加強自己的決策權。90年代後期,資產階級同容克之間進一步融合,對外積極擴軍備戰,赤裸裸地宣揚侵略、擴張、強權和殖民主義,推行“世界政策”,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0世紀初,國內矛盾加劇,與英、俄、法等老牌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也日趨激化,終於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在戰爭中失敗,1918年的德國十一月革命推翻霍亨索倫王朝的統治,德意志帝國終結。

  工人運動的發展 國傢的統一為德國工人運動的統一和發展奠定瞭客觀基礎。由A.倍倍爾和W.李卜克內西領導的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堅持無產階級的革命立場,發展成為德國無產階級的領導力量。1875年又同全德工人聯合會(拉薩爾派)合並,在5月22~27日的哥達合並大會上通過《哥達綱領》,盡管這一綱領是機會主義的,但在實際運動中形成瞭全國工人運動的統一,開始瞭無產階級反對容克-資產階級國傢的革命鬥爭。80年代後,德國工人運動已成為國際工人運動的先鋒和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