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法定程式批準的年度國傢預算執行結果的會計報告。未以法定程式批準前稱決算草案。編制決算的目的是總結一年中財政收支活動的效果和財政管理的經驗教訓,以進一步提高財政工作水準。

  在中國,各級財政機關是財政決算的編制機關。按照國傢預算管理體制規定的預算級次,自下而上地逐級彙編各級財政總決算草案。參加組織預算執行、經辦預算資金收納和撥付的其他機構編報的年報和決算以及各級財政機關編報的預算外收支決算,也是各級總決算和國傢決算的有機組組成部分。中國國傢決算由中央決算和地方決算組成。地方決算又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省轄市(自治州)、縣(市、自治縣、市轄區)、鄉(鎮)四級。

  為瞭保障決算的質量和編制工作的順利進行,中國頒佈瞭決算編審辦法、決算統一表格和財政機關適用的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年終結算辦法。決算編審辦法一般包括年終收支清理、審查重點以及對決算問題的處理原則意見。決算統一表格按照預算財務系統劃分,可分為財政總決算表格、單位決算表格和財務決算表格三種,此外還有財政總決算的附屬表格,包括稅收年報、國庫年報等。中央財政與地方財政年終結算辦法,主要是對需要在兩級財政之間單獨結算的各類事項的處理方式及計算公式等。

  中國的決算內容包括年度財政收支情況報表和國傢決算說明書兩大部分。收支情況報表主要包括決算收支總表,決算收入明細表、決算支出明細表等。決算說明書要求說明:①收支平衡狀況及發生的原因和經驗教訓;②預算變動情況;③一年來貫徹執行政策和制度的情況等。

  在決算編制過程中,各級財政部門要對決算進行政策性和技術性審查。同時,各級審計機關也在一定范圍內對財政決算進行審計。決算編成後,財政部報送國務院審查後,由國務院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審查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