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從事生產、貿易、運輸、信貸等經濟活動以榨取雇傭勞動者的剩餘價值的資本主義經濟組織。包括私人資本主義企業和資產階級政府經營的“國有”企業。

  私人資本主義企業的經營活動有多種多樣,但其目的都在於從無產階級身上榨取盡可能多的剩餘價值。對於工人來說,資本主義企業不過是“溫和的監獄”。工人在企業中所創造的剩餘價值並非全部歸企業主即經營工商業的資本傢所據有。因為企業主往往要向借貸資本傢借入一定數量的資本,這樣樣工商業資本傢就要從他們獲取的利潤中拿出一部分來,以利息的形式支付給借貸資本傢,支付利息之後,餘下的那部分利潤才是企業主的收入。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資本主義企業的組織形式也在發生變化,主要是從獨資經營發展到合夥經營,再發展到股份公司。在現代資本主義各國,大多數企業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壟斷聯合企業也都是巨型股份公司。由於資本國際化的發展,資本主義國傢的一些巨型壟斷企業,越出國傢的界限,在許多國傢和地區建立子公司,成為力量雄厚的大型跨國公司,對這些國傢和地區進行剝削和掠奪,甚至幹涉所在國的內政。

  資本主義企業從獨資企業到合夥企業到股份公司,是適應生產社會化的客觀需要而發展起來的。這種變化,是私有制在資本關系范圍內的自我否定。在這一發展過程中,資本傢的寄生性也日益暴露出來。當資本主義企業采取獨資企業或合夥企業的時候,資本傢還不得不親自主持企業的經營。以企業主收入歸職能資本傢占有的那一部分剩餘價值,從表面上看,似乎不是對他人勞動的無償占有,似乎它本身也是一種“監督工資”。但是,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承擔企業日常經營管理職能的經理人員,一般並不是股東,他們也是雇員。真正的資本傢──股票持有人,絕大多數同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脫離,變成瞭靠剪息票為生的寄生者。

  有一些企業歸資產階級國傢所有,由資產階級政府投資經營,或者將私人企業收歸“國有”。這些企業也都是資本主義性質的。F.恩格斯說:“現代國傢,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質上都是資本主義的機器,資本傢的國傢,理想的總資本傢。它愈是把更多的生產力據為己有,就愈是成為真正的總資本傢,愈是剝削更多的公民。工人仍然是雇傭勞動者,無產者。資本關系並沒有被消滅,反而被推到瞭頂點”(《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3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