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業產品的數量。包括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運量、貨物周轉量和換算周轉量。

  貨運量 一定時期內運輸業運送的貨物噸數。從一個側面反映運輸業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數量關係。它按運輸方式、貨物品類分別統計。劃分貨物品類的一般原則是:①根據工農業生產的需要和各類貨物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作用;②根據各種貨物的性質及其運量大小;③根據各種貨物對運輸工具和運輸條件的要求與影響。

  影響貨運量的主要因素是:①工農業生產、建設的規模。②企業產品的產運系數(運輸量與生產量之比)。在生產量一定的條件下,產運系數的大小決定貨運量的大小。③經濟結構、產品結構的變化。

  貨物周轉量 一定時期內運輸業實際運送的貨物噸數乘其運輸距離所得的貨物噸公裡(海裡)數。它能夠較全面地反映貨物運輸的工作量,是制定運輸計劃和計算分析運輸成本、運輸勞動生產率的重要依據。影響貨物周轉量的主要因素是:國民經濟的發展水平,生產力佈局的變化,資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地區經濟發展與物資自給程度,物資供應制度,商業網點與物資倉庫的佈點以及綜合運輸網的發展,各種運輸方式的綜合利用與合理分工。

  客運量 一定時期內運輸業運送的旅客人數。影響客運量的主要因素是:國民經濟生產建設的發展水平,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旅遊事業的發展程度,交通運輸網的發展與運輸條件發展程度。

  旅客周轉量 一定時期運輸業實際運送的旅客人數乘其運輸距離所得的旅客人公裡(海裡)數。它較全面地反映旅客運輸的工作量,是計算和分析運輸成本和勞動生產率的依據。影響旅客周轉量的主要因素是旅客運量的大小和旅客平均運輸距離的長短。

  換算周轉量 將旅客周轉量按一定比例換算成貨物周轉量並與貨物周轉量相加成為同一計算單位的周轉量。它是全面反映運輸工作的綜合性產量指標。

  各種運輸方式的客貨周轉量換算比例不同。在中國,鐵路與交通部直屬水運通常采用1人公裡換算1噸公裡;公路汽車運輸10人公裡換算為1噸公裡;民用航空國際航線按13.33人公裡換算為1噸公裡,國內航線按13.39人公裡換算為1噸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