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發行和交易活動的總稱。

  沿革 股票市場是伴隨著股份公司的產生與發展而出現的。在商品經濟初期,企業一般都依靠自有資金從事經營活動。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得企業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僅僅依靠企業自己的積累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其對長期資金的需要,於是,股份公司這種社會資本形式應運而生。股份公司向社會籌集中長期資本有三種形式,即申請銀行貸款、發行公司債券和發行股票。比較而言,前兩種籌資形式利息息較高並要求按期歸還,容易增加企業經營成本並使企業資本難以穩定。利用股票籌集資本則不須還本付息,而隻須在利潤中支付紅利,所以成為企業擴展生產規模的一種重要方式。

  股票交易出現在16世紀初的歐洲。比利時的安特衛普和法國的裡昂是最早出現股票交易活動的地區。1608年,荷蘭建立世界上最早的證券交易所,即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17世紀以後,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傢,國際金融中心也逐漸向倫敦轉移,倫敦的股票交易隨之活躍起來。1773年,股票商正式組織瞭英國第一傢證券交易所即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產業革命,以後陸續波及其他國傢。產業革命表現在技術上,是大工業代替瞭手工生產;表現在企業組織形式上,是股份公司取代獨資、合夥企業而獲得統治地位。股份公司的廣泛發展使股票的發行數量大幅度增加,同時,貨幣資本的積累也使社會對股票的需求日益增大。於是,股票日益成為證券交易的主要對象。在資本主義國傢中,由於股份公司是最主要的企業組織形式,所以股票市場成為左右企業經營活動,從而左右整個經濟活動的主要力量之一。當代世界上最主要的有組織的股票市場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證券交易所及東京證券交易所等。

  市場結構 股票市場一般分為股票發行市場和股票交易市場兩部分。兩個市場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股票發行市場 又稱一級市場或初級市場。服票發行是發行公司自己或通過證券承銷商(信托投資公司或證券公司)向投資者推銷新發行股票的活動。股票發行大多無固定的場所,而在證券商品櫃臺上或通過交易網絡進行。發行市場的交易規模反映一國資本形成的規模。

  股票發行目的一是為新設立的公司籌措資金,二是為已有的公司擴充資本。發行方式有兩種:①由新建企業自己發行,或要求投資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其他承銷商給予適當協助;②由證券承銷商承包發售。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前者發行費用較低,但籌資時間較長。後者籌資時間較短,但費用較高,需要付給投資公司、信托公司或承銷商一定的手續費。

  股票交易市場 又稱二級市場或流通市場,包括:①證券交易所市場,是專門經營股票、債券交易的有組織的市場,根據規定隻有交易所的會員、經紀人、證券商才有資格進入交易大廳從事交易。進入交易的股票必須是在證券交易所登記並獲準上市的股票。②場外交易市場,又稱證券商櫃臺市場或店頭市場。主要交易對象是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店頭市場股票行市價格由交易雙方協商決定。店頭市場都有固定的場所,一般隻做即期交易,不做期貨交易。

  作用 ①積聚資本。企業通過股票發行能夠集中資本。通過股票市場將分散的小額資金積聚成巨額資本,可以滿足規模宏大的工商企業的生產經營需要。②轉換資本。股票市場可以將短期資本轉換成長期資本。股票是資本的所有權證書,投資於股票的資本是不能索還的。股票的這種性質,可能限制短期資金向長期投資轉化,而股票交易市場的活躍運轉可以消除這一弊端。③動員儲蓄。股票市場可以將非投資性貨幣收入,如勞動者的貨幣積蓄、工會年金、保險費收入等,轉化為生產資本。通過這一過程,股票市場可以最大限度地動員社會儲蓄,為經濟發展提供投資資金來源。

  股票市場對經濟運行的作用是雙重的。活躍的股票交易固然加速瞭資本的積累,但也為投機提供瞭機會。投機者會利用股票價格的波動甚至人為地造成股市波動來獲得投機利潤。股票價格的狂漲暴跌,會使一部分投資者獲得巨額利潤,同時也會使其他投資者蒙受重大損失。這種狀態可能在金融市場上造成混亂,並波及社會經濟的各個方面,從而引發或加劇經濟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