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物質資料生產所必需具備的條件,即勞動者和生產資料。前者是生產的人身條件,後者是生產的物質條件。在生產過程中,勞動者運用勞動資料進行勞動,使勞動對象發生預期的變化。生產過程結束時,勞動和勞動對象結合在一起,勞動物化瞭,物件被加工瞭,形成瞭適合人們需要的產品。如果整個過程從結果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表現為生產資料,勞動本身則表現為生產勞動。

  勞動者和生產資料的結合,是人類社會生產的一般條件。沒有它們的結結合,就沒有社會生產活動。要使它們結合起來,除瞭人們結成一定的生產關系之外,還要有一定的組織、管理、信息。生產力越發達,這些因素的作用越大。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中,生產要素的內涵日益豐富。例如,原始社會的勞動資料隻不過是一些簡陋的石木工具,而現代的勞動資料則是復雜的機器體系以及巨大的運輸系統、動力系統,特別是以電子技術為中心的信息系統,也成瞭生產要素中一個日益引人註目的新因素。另一方面,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結合的社會形式,使社會區分為不同的經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