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麥克庫洛赫

  英國經濟學傢。李嘉圖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生於蘇格蘭的威格敦郡,畢業於愛丁堡大學,先學習法律,後改而研究政治經濟學。1817~1827年經常投稿於《蘇格蘭人》,並曾於1818~1819年擔任該雜誌的編輯職務。。從1818年起,他成為《愛丁堡評論》的主要經濟評論傢達20年之久。1828年被聘為倫敦大學學院政治經濟學教授,1832年辭職。1838年起任英國文書局的主計官,直至逝世。

  麥克庫洛赫的主要著作有:《政治經濟學原理:這門科學產生和發展的概述》(1825)、《論賦稅和公債制度的原理及實際影響》(1845)、《政治經濟學文獻》(1845)。此外,他寫瞭大量的文章專論,編輯瞭商業、統計等詞典;編註瞭A.斯密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和D.李嘉圖的著作集。

  麥克庫洛赫不是一個有創見性的作者,他自認為是斯密和李嘉圖的追隨者。在19世紀20年代一場圍繞價值的確定和價值對資本的關系問題的擁護和反對李嘉圖學說的大論戰中,麥克庫洛赫和J.密爾一樣,都是李嘉圖學說的堅決擁護者。在經濟理論上,他認為一個商品的價值,可從它具有的交換或購買某數量勞動和生產它所耗費的勞動量這兩個方面來考察,前者是“交換或相對價值”,後者是“實際價值”。一個由一定量勞動所生產的商品,將一律換到或買到同量勞動所生產的任何其他商品。但是,他又認為它絕不會換到或買到生產它所費的完全等量的勞動,在事實上,它總會交換到多一點。就是這個多餘的剩餘部分成為利潤。他解釋資本傢取得利潤的另一個理由是:沒有一個資本傢願意把已經制成的一定量勞動的產品,來交換還有待制造的同量勞動產品。他又認為藏在酒窖裡的陳葡萄酒所以能增加價值,提供利潤,是因為酒在窖藏期間發生一種自然作用,自然作用也是勞動。他和J.密爾一起,把李嘉圖的勞動價值論、利潤論等都庸俗化瞭,促使瞭李嘉圖理論體系的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