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建築業施工機械設備的選擇、使用、維護修理、改造更新和報廢處理全過程的組織管理活動。機械設備是工程施工的物質技術基礎,是建築企業固定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土方機械、壓實機械、鑽井機械、打樁機械、起重運輸機械、裝卸機械、破碎篩選機械、攪拌機械、鋼筋作業機械、裝修機械和鋪路機械等。

  作用 在建築業的現代化施工中,機械設備的數量、種類迅速增多,結構也越來越複雜,已逐步由單機向按按體系加以配置或組合成套的方向發展。加強建築業機械設備管理,合理選擇和組織使用機械,保持機械的完好,提高機械的使用效率,對保證施工的正常秩序、提高工程質量、縮短工期、降低成本、推動建築業的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都十分重要。

  內容 包括:①建築業機械設備的配置。為提高建築業機械化水平,發揮機械設備投資效果,一般將大型、專用、特種機械設備集中裝備專業機械施工公司,並由其進行管理;部分大型和中小型機械設備由企業土建或安裝專業隊集中管理,統一調度;簡易機具相對固定在專業班、組保管使用。②機械設備的選擇。應遵循切合需要、實際可能、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原則。選擇時應進行技術經濟論證和評價,以確定最優方案。評價的技術條件,通常是考慮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能源節約程度、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維修難易程度、成套性和靈活性等。評價的經濟條件,一般是考慮機械設備的壽命周期和費用。③機械設備的使用。主要包括:正確、合理地使用機械設備,減少磨損、保持良好的工作性能、防止安全事故,延長壽命;組織好機械設備的配套使用,充分發揮機械設備效率;針對施工機械的特點,合理安排施工任務,減少機械設備閑置;建立健全合理的規章制度,加強機械設備的使用管理。④機械設備的維護保養和修理。機械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隨著運轉時間的增加,將逐漸磨損,導致性能下降,運轉不正常。這就要在掌握故障與磨損規律基礎上,合理地制定維護保養和修理的時間與內容。保養分為例行保養和強制保養。修理是對機械的自然損耗進行修復。修理有計劃預防維修、保養維修和預防維修三種方式。⑤機械設備的改造和更新。為適應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建築施工的發展變化,及時為建築業提供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促進技術進步,需要有計劃地對現有機械進行改造和更新。改造和更新的內容包括:編制機械設備的改造更新規劃,進行機械設備改造方案和更新設備的技術經濟論證,籌措改造、更新資金,合理處理老設備等。⑥機械設備的日常管理。包括機械設備的分類、登錄、編號、調撥、事故處理、報廢等。

  考核指標 考核建築業機械設備管理水平的技術經濟指標主要有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利用率、機械設備的效率等。考核指標的計算方法一般如下:

  ①機械設備的完好率:是反映一定時期設備完好程度的指標。其公式是:

  ②機械設備的利用率:是反映一定時期機械設備利用程度的指標。其公式是:

  ③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是反映一定時期機械設備生產能力發揮程度的指標。其公式是:

  ④裝備產值率:是反映一定時期技術設備情況及其效果的指標。其公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