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國傢反映建築業生產經營發展的綜合計畫。規定計劃期必須完成的建築安裝任務,以及為完成規定的任務所需的資源。它是國傢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發展 在中國,50年代曾經一度編過建築安裝計畫,作為附屬在基本建設投資計畫之內的一部分列入國民經濟計劃。1980年,國傢強調指出,建築業是一個重要的產業部門,在國傢長期規劃中必須把建築業放在重要的地位。從這以以後,才又把建築安裝計劃單獨列出。

  內容與指標 建築安裝計劃的最主要部分是建築業生產計劃,它規定建築產品的生產任務和指標。同時,對於勞動力、施工機械、建築材料、運輸工具、生產和生活基地、流動資金等的需要量,也都要依據建築業生產計劃確定。建築安裝計劃還要規定勞動生產率、機械利用率和實現利潤等計劃任務。

  建築業生產計劃的主要指標有:①建築產品實物量。即建築安裝工程量。是建築部門在一定時期完成的、以物理或自然計量單位表示的各種實物工程量,如建築面積(平方米)、土方工程(立方米)、道路工程(平方米/米)、設備安裝(噸/臺)、工業管道敷設工程(公裡)、鐵路鋪軌(公裡)、礦山掘進(米/立方米)、石油鉆井進尺(米)等。實物工程量指標說明工程的性質與內容,確切反映建築生產的發展狀況,並便於據以確定生產所需的材料、機械、勞動力等物質因素。②建築業總產值。主要包括以貨幣形式表示的建築安裝產量(建築安裝工作量)等。它能綜合反映各種不同性質和內容的建築安裝工程等的社會勞動消耗量和生產經營成果。③竣工工程價值,簡稱竣工產值。即竣工交付使用的建設工程的價值量。④建築業凈產值。即建築安裝等活動中新創造的價值。是國民收入的組成部分。

  長期以來,建築安裝計劃的管理,主要是以貨幣工作量作為計算和衡量建築部門和企業生產經營任務的主要依據。由於建築業總產值中包含的價值轉移部分較大,貨幣工作量不能確切反映建築業的工作成果。隨著國傢采用國民收入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的綜合指標,建築業也采用凈產值作為計劃和考核生產經營的主要指標。建築業凈產值指標,對於研究分析再生產過程中物質消耗和新創造價值以及各項生產要素的變化情況,分析凈產值在國傢、部門和職工之間的分配構成變化情況有重要作用。由於凈產值不受產品轉移價值的影響,能夠確切地表明建築業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和貢獻的大小。同時凈產值和總產值指標結合運用,可以更確切地反映建築安裝活動的規模、水平、發展速度和內部的比例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