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根據地軍民發展生產的群眾運動。亦稱大生產運動。當時,針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和國民黨政府的經濟封鎖,確定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的方針,調動革命根據地全體軍民的積極性,用發動大規模的、持久的生產運動的辦法,為抗日戰爭建立物質基礎。

  根據地的大生產運動開始於1938年陝甘寧邊區的軍隊生產。1939年初,中共中央發出“自己動手”、“自力更生”的號召,組織軍民開展以開墾荒地、增產糧食為主的生產運動動,邊區政府和軍隊、機關、學校建立瞭一批工礦企業。1940年2月,中共中央提出“集中領導,分散經營”的方針,推動邊區和各根據地軍隊、機關、學校發展自給性的農、工、商業。1941年3月,經中共中央批準,八路軍359旅開赴南泥灣屯墾,經營農業、畜牧業和工業。1942年底,毛澤東總結瞭根據地的經濟工作和財政工作的經驗,提出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總方針以及“公私兼顧”,“組織起來”等一系列方針政策,並提出積極開展生產競賽,獎勵勞動英雄。在1943年,各抗日根據地掀起瞭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參加生產的人員極為廣泛,有中共中央和各抗日根據地人民政府以及各系統各部門的領導人,有軍隊的指揮員和戰鬥員,有幹部和學生,有工人和農民。農村婦女也廣泛參加瞭農業、手工業生產。1943年邊區軍隊、機關、學校生產自給總額占財政總支出的64%。359旅經費物資自給率,1941年為78.5%,1942年為90.3%,1943年為93.3%,1944年達到耕一餘一,全部自給以外,還給政府上繳公糧。359旅成為軍民大生產運動的模范。農民群眾從生產發展和賦稅減輕以及減租減息等幾個方面,得到瞭物質利益,實現瞭有吃有穿直至豐衣足食,大大激發瞭從事建設工作,支援抗日戰爭的熱忱。

毛澤東題詞

荒蕪的南泥灣成瞭陜北的好江南

  大生產運動具有重大的經濟和政治意義,它克服瞭嚴重困難,普遍改善瞭軍民生活,為爭取抗日戰爭勝利奠定瞭物質基礎;它增強瞭人們的勞動觀念和勞動紀律,進一步改善瞭黨政軍民的關系,鞏固瞭革命根據地;它培養瞭一大批生產管理幹部,積累瞭經濟建設的經驗。(見彩圖)

抗日戰爭時期大生產運動中八路軍指戰員在南泥灣開荒 中國革命博物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