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財政保證國傢行使權力和實現管理職能的費用開支。是社會消費性支出的組成部分。

  支出範圍 國傢的性質不同,行政管理支出的內容和範圍也不同。西方國傢不直接組織經濟文化建設,行政管理支出主要用於維持國傢政權機關的開支。中國的行政管理支出除用於鞏固國傢政權建設外,有相當一部分用於組織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面。主要包括:①國傢權力機關經費支出,即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經費支出;②②國傢行政機關經費支出,即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所屬各行政管理機關的經費支出;③國傢各級審判、檢察機關的經費支出;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機關和各級地方委員會機關的經費支出;⑤黨派、團體經費支出,即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中央機關和各級地方組織機構機關的經費支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央機關和各級地方組織機構機關的經費支出。

  支出構成 中國行政管理支出按用途分為:①人員經費支出。主要包括支付給職工的工資、補貼和向職工提供福利保障等方面的費用。②公用性經費支出。主要包括辦公用品、出差、開會、水電、郵電等支出,辦公設備、交通工具購置,機動車、船的燃料和修理,房屋維修,以及開展業務活動的經費等。

  支出狀況 一般來說,行政管理支出總量隨著國民收入增長、財政收支的規模擴大和國傢職能的加強逐年有所增長,但它占國民收入或財政支出的比重相對穩定。中國1952年行政管理支出為14.54億元,1989年增加到261億元,年平均遞增8.1%,此項開支占國民收入的比重保持在1.5~2%。

  影響支出的因素 行政管理支出與國傢政治、經濟體制以及各個時期的方針、政策密切相關。在中國,影響行政管理支出的因素主要有:①機構、人員因素。行政管理支出中直接用於人員的開支約占50%,機構和人員的增減對行政管理支出增減起決定作用。②政策性補貼和物價因素。物價上漲使對職工的補貼增多,國傢機關、黨派、團體開展公務活動的支出也會相應增多。③管理因素。主要指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對行政管理支出效益的影響。另外,國傢財政收入水平對行政管理支出也有重要影響。

  行政管理支出屬非生產性支出。在中國,註意控制和節約行政管理支出,對於合理安排國傢財政總支出,用更多的資金支援經濟建設和各項文化教育科學衛生事業的發展,發揚艱苦奮鬥、勤儉建國的優良傳統,克服官僚主義,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