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個國傢由於政治、經濟、文化和傳統習慣不同,對農民體育的組織領導、活動方式也不一樣。在一些農業發達的國傢,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很少,而且多是農業工人,沒有單獨的農民體育機構,農民體育活動也很少見。有的國傢則建立瞭農民體育組織,如羅馬尼亞就成立瞭農民體育協會,負責開展農業生產合作社的體育活動。中國的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0%,發動和組織農民(包括牧民、漁民)參加體育活動,是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一項重要任務。

  中國的農民體育有有比較悠久的歷史。在一些地方和少數民族中,很早以前就有瞭武術、摔跤、馬術、劃龍舟等民間體育活動。但是,農民體育作為一項事業,納入國傢體育工作計劃,有領導、有步驟地發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事。1958年9月,中共中央批示一個體育工作文件時指出:“在組織瞭人民公社的地方,體育運動應在人民公社統一安排下,結合生產勞動,使之成為廣大群眾喜愛的事情。”目前約有1/3的公社建立瞭體育工作機構──體育運動委員會或體育領導小組,負責體育工作(包括學校體育和農民體育)。公社的體育工作機構,由公社領導幹部、文教、衛生、民兵、共青團、婦聯等有關方面的負責人,以及體育教師的代表組成,經常工作多由文教幹部兼管,也有由民兵幹部或共青團幹部兼管的。有的生產大隊也有相應的機構。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和農民物質、文化生活的逐步提高,農民體育日益開展起來。例如河北省的吳橋、河南省的登封、湖南省的東安等縣農村的武術基礎較好,各縣體委派人深入農村進行調查,訪問老拳師,宣傳開展體育活動的政策,調動瞭老拳師和廣大群眾的積極性,武術活動很快活躍起來;僅東安縣參加武術活動的就有10多萬人,占全縣人口的30%。山西省忻縣的摔跤,有100多年的歷史,農村中有不少摔跤手,在他們的帶動和指導下,摔跤運動在鄰近縣鎮和農村普遍開展起來,運動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山西省一級的摔跤選手大都是從這個縣選拔出來的。內蒙古自治區在50年代初就恢復瞭那達慕大會的摔跤、賽馬比賽。

廣西山村農民的籃球賽

  近30年來,現代體育項目逐步普及到農村,各地在大批回鄉學生和復員軍人的帶動下,球類運動,特別是籃球運動,在農村中發展很快。各省、市、自治區都有一批籃球比較普及的縣。如江蘇省的海安、四川省的溫江、湖南省的益陽、福建省的晉江、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平南、吉林省的懷德、遼寧省的營口、陜西省的戶縣、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吳忠等縣,都有上百個農民籃球隊。廣東省的梅縣、遼寧省的金縣、吉林省的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足球運動很普及,一般的生產大隊都有足球代表隊。廣東省的臺山和文昌縣,則以排球普及而著稱。在水網地帶和漁區,遊泳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廣東省東莞縣50%以上的人會遊泳,素有“遊泳之鄉”的稱號。

  以自然村或生產隊為單位,自願結合組成體育運動隊(包括武術隊、各種球隊),是農民體育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農民進行體育活動的方式,是因地制宜、靈活多樣的。中國農業生產目前仍以體力勞動為主,勞動強度大,生產季節性強,因此,農民從事體育活動是閑時活動多,忙時活動少,堅持業餘,不誤生產。體育比賽小型分散,較多的地方是利用節日假日組織比賽。春節是農民體育比賽最活躍的時候,不少公社在春節期間組織球類比賽已形成制度。有的公社每年在春節期間和當地民族、風俗節日,還舉行綜合性體育運動會。

  結合民兵訓練開展體育活動,也是農民體育活動的一種形式。民兵組織把體育訓練作為增強民兵體質、提高戰鬥力的重要措施,在每年的民兵訓練中,開展長跑、器械體操、遊泳、打球等體育活動。經過訓練的民兵往往成為開展群眾體育活動的骨幹。(見彩圖)

上海外灘的晨練

龍舟競賽

觀看龍舟

秋千

龍頭

朝鮮族人民喜愛的秋千

那達慕大會

蒙古族摔跤

蒙古族摔跤手

刁羊1

刁羊2

雲南石林中的摔跤

壯族的‘雄耍樂’

侗族的‘鬥牛’(牛打架)

白族的跳山羊

朝鮮族的跳板

蒙古族的馬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