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球向懸在高處的目標進行投準比賽的球類運動。由於最初是用裝水果的籃筐作投擲目標,故名“籃球”(圖1)。現代籃球運動已經發展成為一項具有靈活巧妙的技術和變化多端的戰術相結合的競賽活動。從事籃球運動能促使人體的力量、速度、耐久力、靈活性等素質全面發展,並能提高內臟器官、感覺器官和神經中樞的功能;它對培養勇敢、機智、集體主義和組織紀律性等品質都有很大益處。

圖1 1892年時的籃球

  發展概況 籃球是1891年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舊譯春田)市基督教青年會訓練學校體育教師J.奈史密斯博士創造的。起初,他將兩隻桃籃分別釘在健身房內看臺的欄桿上,桃籃上沿距離地面3.05米,用足球作比賽工具,向籃投擲。投球入籃得1分,按得分多少決定勝負。每次投球進籃後,要爬梯子將球取出再重新開始比賽。以後逐步將竹籃改為活底的鐵籃,再改為鐵圈下面掛網。到1893年,形成近似現代的籃板、籃圈和籃網。

  最初的籃球比賽,對上場人數、場地大小、比賽時間均無嚴格限制,隻規定雙方參加比賽的人數必須相等。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裁判員鳴哨並將球擲向球場中間,雙方跑向場內搶球,開始比賽。持球者可以抱著球跑向籃下投籃,首先達到預定分數者為勝。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瞭13條比賽規則,主要規定是不準持球跑,不準有粗野動作,不準用拳擊球,否則即判犯規;連續3次犯規判負1分;比賽時間規定為上、下半時,各15分鐘;對場地大小也作瞭規定。上場比賽人數逐步縮減為每隊10人、9人、7人,1893年定為每隊上場5人。1904年在第3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第1次進行瞭籃球表演賽。1908年美國制定瞭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並用多種文字出版,發行於全世界,這樣,籃球運動逐漸傳遍美洲、歐洲和亞洲,成為世界性運動項目。

  1936年第11屆奧運會將男子籃球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並統一瞭世界籃球競賽規則。此後,到1948年的10多年間,規則曾多次修改,與現行規則有關的重要變化是:將得分後的中圈跳球,改為失分隊在後場端線外擲界外球繼續比賽;進攻隊必須在10秒鐘內把球推進到前場;球進前場後不得再回後場; 進攻隊員不得在“限制區”內停留3秒鐘;投籃隊員被侵犯時,投中罰球1次,投不中罰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兩屆奧運會的籃球比賽中,出現瞭兩米以上的隊員多人,國際業餘籃球聯合會曾兩次擴大籃球場地的“限制區”(也叫“3秒區”);還規定,一個隊控制球後,必須在30秒內投籃出手。60年代初有關10秒和球回後場的規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屆奧運會後取消瞭中場線改畫邊線的中點而中止。1964年第18屆奧運會後,又恢復瞭中場線,這些規定又繼續執行。1977年增加瞭每隊滿10次犯規後,在防守犯規時罰球兩次,防投籃時犯規兩罰有1次不中再加罰1次的規定。1981年又將10次犯規後罰球的規定縮減到8次。很明顯,人員的變化和技術、戰術的發展引起瞭規則的改變,而規則的改變又促進瞭人員和技術、戰術的進一步發展變化。特別是50年代後期以來,規則的改變對籃球比賽的攻守速度,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以及意志、作風等各方面都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進瞭籃球技術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籃球是1976年第21屆奧運會上才列為正式比賽項目的(見女子籃球)。

  籃球運動是1896年前後由天津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傳入中國的。隨後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會裡也有瞭此項活動。在1910年的全運會上舉行瞭男子籃球表演賽之後,在全國各大城市的大、中學校的籃球活動逐漸開展起來,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開展得較好,水平也較高,當時的比賽規則很簡單,在球場中間畫一個約有1米直徑的中圈,中鋒隊員跳球時一隻手必須置於背後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術也簡單,中圈跳球後,誰接到球就自己運球,超過防守人就投籃。當時隻會直線運球前進,傳球方法是單、雙手胸前傳球,跑動投籃是用單手低手上籃,立定投籃無論遠近都是用雙手腹前低手投籃。1925 年前後,進攻和防守的5名運動員,有瞭較明確的分工,中鋒對中鋒,後衛對前鋒,用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對手。但前鋒的職責是隻管進攻投籃,不管退守;後衛的職責是隻管防守搶截球,不管投籃。前鋒和後衛很少全場跑動,隻有中鋒要攻守兼顧。以後又逐步改為兩後衛1人助攻(活動後衛),1人留守後場(固定後衛),兩前鋒也變為1人留在前場專管偷襲、快攻,1人退守後場助防。技術動作也有所發展,跑動投籃出現瞭單手、高手投籃,立定投籃出現瞭雙手胸前投籃,傳球出現瞭單、雙手擊地傳球,運球出現瞭兩手交替運球躲閃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進的技術。規則中增加瞭罰球區和罰球線,隊員犯規4次即被取消比賽資格。犯規罰球可由隊長指定任何1個隊員主罰。比賽時間分為上、下半時各20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每次投中或罰中後,都在中圈跳球,重新開始比賽。1926年以後,中國籃球運動水平有瞭較大提高。1927 年天津南開中學籃球隊獲天津市中學冠軍,翌年又獲華北錦標賽冠軍。以後該隊在上海訪問時除戰勝國內強隊外,還戰勝瞭亞洲強隊──菲律賓冠軍隊聖托馬斯大學隊。南開隊的5 名主力隊員曾被譽為“南開五虎將”(圖2)。這時期還有北京師范大學的“五虎”隊和上海的一些球隊,也具有較高水平。這些球隊的打法,在進攻方面,豐富瞭“中圈跳球戰術配合”,提高瞭短傳快攻速度,發展瞭陣地進攻的三角傳遞配合;在防守方面,已經出現瞭前3後2的“3—2”區域聯防體系。到30年代後期,籃球運動已成為人們非常喜愛的一項運動,有的省、市已逐漸普及到一些小學。1946年菲律賓華僑組成的群聲隊到上海訪問比賽,帶來瞭單手肩上投籃、雙手頭上投籃、跳起投籃等新技術和全場緊逼人盯人等新戰術,促進瞭國內籃球技術的新發展。中國男子籃球代表隊1913 ~1934年共參加10屆遠東運動會,在1921年上海召開的第5屆遠東運動會上獲得冠軍。此外,還參加過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第11屆奧運會籃球賽和1948年在倫敦舉行的第14屆奧運會籃球賽。在1910~1948年間舉辦的7屆全運會都有男籃比賽。女籃是從1924年全運會起才有比賽的,但技術水平很低。

圖2 1927年天津南開中學籃球隊

圖3 八路軍120師“戰鬥籃球隊”

  1927年以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根據地,也開展瞭籃球運動。在江西中央蘇區經常組織籃球比賽。少共中央籃球隊,曾是當時最強的籃球隊。抗日戰爭時期,在延安等地的籃球運動也較為活躍,以賀龍為師長的120師的“戰鬥籃球隊”(圖3)和陜甘寧邊區的“東幹隊”最負盛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籃球運動的發展比較迅速、廣泛,在工廠、學校、企業、機關、部隊和廣大農村都開展瞭籃球運動。1951年舉行的全國籃球比賽(即第1屆全國籃、排球比賽大會),有6大行政區和解放軍、鐵路系統8個單位參加。當時各代表隊的運動員都是通過基層比賽,層層選拔上來的,比賽結束後又分別下基層打表演賽,即推動瞭普及又促進瞭提高。1954年建立瞭全國聯賽的競賽制度。1956年改為甲、乙兩級的升降聯賽制度,1957年又改為甲、乙、丙三級升降的聯賽制度,1956年試行瞭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員的等級制度,在這期間還通過加強國際交往來促進中國籃球技術的提高。從1954年開始在國傢體委倡導下,開展瞭全國性籃球學術討論。1956年舉辦瞭全國籃球教練員訓練班。1955~1957年,曾多次召開訓練工作會議,研究確定中國籃球運動應堅持積極主動、快速、靈活、準確的方向。從此中國籃球運動走上瞭有計劃地進行系統訓練的軌道,技術水平有較大幅度的提高,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到1959年舉行第1屆全國運動會時,各省、市、自治區和解放軍共29個隊,大都有瞭自己的獨特打法和技術特長。當時中國男、女籃球隊已接近世界水平。1959年前後,中國國傢男、女代表隊、解放軍代表隊和一些省市強隊,先後戰勝過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的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巴西國傢男隊和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匈牙利、蘇聯等國的青年女隊。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隊於1960、1961、1966年社會主義國傢友軍和公安軍籃球比賽中獲冠軍。那時,中國隊以全場快攻,緊逼防守和準確的中遠距離跳起投籃為特點,湧現瞭一批如後衛錢澄海、前鋒楊伯鏞那樣的優秀籃球運動員。在停滯幾年之後,從1971年起又重新開始組織和訓練青少年運動員。1972年全國5項球類比賽大會以後,包括籃球運動在內的一些項目的日常訓練有所恢復。1976年以後,全國的訓練和比賽活動逐步全面恢復。除每年舉辦全國聯賽以外,還加強瞭國傢隊和青年隊的訓練工作以及競賽方面的國際交往。1976和1978年中國第1次主辦瞭女子和男子國際籃球邀請賽。中國男、女代表隊和青年隊先後訪問瞭美國和南美的許多國傢。在這期間還幾次舉辦教練員訓練班,並註意瞭提高籃球裁判員的業務水平,到1980年底已有11人被“國際籃聯”批準為國際籃球裁判員。與此同時,在全國各地的業餘體育學校中,大多設有籃球班,並建立瞭全國中學生及業餘體校籃球競賽制度。在此基礎上,近幾年又湧現一批優秀的運動員。到1979年第4屆全國運動會時,投籃技術有明顯發展,男、女運動員投籃、傳球、運球突破技術都有明顯提高,高大的前鋒和中鋒的速度和靈活性加強瞭。有不少隊在進攻打法上初步打破瞭中鋒和前鋒、後衛和前鋒位置分工界限,增強瞭進攻戰術的靈活性;在防守方面,對位聯防和半場區域盯人有新發展,內線的防守和籃下的封蓋能力有所提高。有瞭這樣的進步,才使中國男、女代表隊在一系列正式國際比賽中,打出瞭較好的水平。女隊在取得第6屆亞洲錦標賽冠軍後,在1977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籃球賽中,獲第5名。男隊連續在第8、9、10、11屆亞洲籃球錦標賽上獲得冠軍,取得瞭代表亞洲參加奧運會和世界籃球錦標賽的資格(圖4)。1978年中國男隊第1次代表亞洲參加瞭第8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獲第11名。1980年由《人民日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等10單位聯合舉辦的評選10名“最佳運動員”的活動中,有兩名籃球運動員入選,他們是女籃的宋曉波,男籃的吳忻水。

圖4 在亞洲籃球錦標賽上連獲4屆冠軍的中國男子籃球隊

  發展趨勢 現代籃球的技術和戰術以高速度、高空優勢、高超技巧和激烈對抗為特點。

  世界性籃球比賽,速度很快,特別是身材較矮的隊,都用加快速度來彌補身高的不足。運動員的反應、起動、奔跑、運球、傳球和投籃等進攻技術的運用,動作之間的銜接、變化,都體現瞭快。防守速度也很快,即回防快,找人快,搶球、斷球、緊逼搶位、補防、協防等也都快。不僅矮個運動員靈活、快速,高個運動員也靈活、快速。不是少數幾個隊員快,而是全隊攻防速度快。在戰術運用上,快攻已成為各強隊首先使用的銳利武器。根據第8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的技術統計,各隊快攻得分已占全場總得分的1/3左右。因為快攻又有新發展,形成瞭“銜接段”進攻法,同時陣地進攻也加快瞭速度,出現瞭有節奏的連續奔跑、穿插換位和不停地傳切掩護的“移動進攻法”。在防守戰術上,也是變化多,變化快,並大大發展瞭攻擊性強的綜合聯防與盯人二者優點的全場、半場區域緊逼人盯人防守戰術,因為,整個比賽在高速中進行,所以攻守次數、投籃次數都增多,得分率高。1978年第8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14個隊平均每場得分超過80分的有12個隊,59場比賽中超過100分的有30場。

  現代籃球比賽正向高空技術和高空優勢發展,世界各強隊的高度在不斷增加。第8屆世界錦標賽男子8個最強隊與第7屆相比,平均身高增加4厘米,2.10米以上的運動員從5人增到10人,2~2.09米的運動員從24人增到31人;1.90米以下的運動員從25人減到15人。球隊組織結構變化很大,不僅中鋒、前鋒大多是由2.05~2.10米運動員擔任,後衛也出現瞭一大批1.96~2.03米的高大運動員。他們可參加快攻,可快速運球突破,能在內線策應或攻擊,也能在外線組織配合或跳投。高空優勢的爭奪,促進瞭高空技術的發展。籃下的進攻出現瞭精彩的空中接球投籃,空中托球和點撥球入籃以及凌厲的扣籃。防守時“封、蓋”球的高度和籃板球的爭搶高度,都達到瞭3.30米以上。

  許多優秀運動員技術全面,動作純熟,技巧高超。比賽場上,他們把接球、運球(包括突破)、傳球、投籃多種技術巧妙地連貫在一起,結合運用,變化莫測。他們在快速運球突破中,可及時變為巧妙的傳球或準確的投籃,動作迅速、準確、及時。高超技巧的發展,促成瞭50%以上的投籃命中率和每場比賽得90分左右的高比分。

  現代籃球技術的高水平標志之一,就是各強隊進攻與防守的技術、戰術趨向平衡。比賽時攻守對抗,爭奪非常激烈。不僅持球進攻與防守持球者的爭奪非常激烈,而且無球者爭取接球進攻與防守者不讓其接球的爭奪也非常激烈。重新控制球權(拚搶雙方都已失掉控制的籃板球和地板球)的爭奪更趨激烈。現在爭搶一次籃板球,雙方經常有5~6人參加,爭搶一個地板球,雙方有3~4人滾在一起。世界性大型比賽,勝負比分經常隻相差2~3分,決定勝負往往在最後幾秒鐘內。

  現在世界籃球強隊集中在美洲和歐洲。美國、南斯拉夫、蘇聯隊水平最高,號稱男子籃球的世界3強。女隊以蘇聯和美國為最強。世界各強隊都非常重視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點,所以具體打法各有特色,但總起來可分為美洲和東歐兩大類型。美洲類型以美國、南斯拉夫、巴西隊為代表,其特點是技術全面,速度快,技巧好,配合默契。東歐類型以蘇聯、捷克斯洛伐克隊為代表,其特點是身體高、力量強、體力充沛,籃下占優勢。

  現代女子籃球的發展趨勢,是向男子看齊。如各種跳起投籃和空中變換動作投籃,以及運球(包括突破)、傳球與投籃連貫動作的結合運用等高難技術,已被許多女運動員熟練掌握。1980年奧運會女籃預選賽,平均每場得分已達70~80分,投籃命中率,許多隊已達到50%。獲預選賽冠軍的美國女隊,投籃命中率高達59%,平均每場得97.6分。女籃運動員的身高,也有明顯的增長趨勢,如曾獲幾屆世界冠軍的蘇聯女隊,最高的中鋒身高達2.10米。中國男女隊,以速度快、動作靈、投籃準為特點,也正在努力向高速度、高空優勢、高超技巧的方向發展。

  中國男子籃球國內比賽成績

全國運動會男子籃球比賽前3名成績表

全國男子籃球強隊比賽前3名成績表

  籃球主要名詞術語簡釋

  ①扣籃:運動員用單手或雙手持球,跳起在空中自上而下直接將球扣進籃圈。

  ②補籃:投籃不中時,運動員跳起在空中將球補進籃內。

  ③卡位:進攻人運用腳步動作把防守者擋在自己身後,這種步法叫卡位。

  ④領接球:順傳球飛行方向移動,順勢接球。

  ⑤錯位防守:防守人站位在自己所防守的進攻人身側,阻撓他接球叫錯位防守。

  ⑥要位:進攻人用身體把防守人擋在身後,占據有利的接球位置。

  ⑦突破:運球超越防守人。

  ⑧空切:進攻人空手向籃跑動。

  ⑨一傳:獲球者由守轉攻的第1次傳球。

  ⑩蓋帽:進攻人投籃出手時,防守人設法在空中將球打掉的動作。

  ⑪補位:當1個防守人失掉正確防守位置時,另1防守人及時補占其正確防守位置。

  ⑫協防:協助同伴防守。

  ⑬緊逼防守:貼近進攻人,不斷運用攻擊性防守動作,威脅對方持球的安全或不讓對方接球。

  ⑭斜插:從邊線向球籃或者向球場中間斜線快跑。

  ⑮時間差:在投籃時,為躲避對方防守的封蓋,利用空中停留改變投籃出手時間。

  ⑯接應:無球進攻隊員,主動搶位接球。

  ⑰落位:在攻防轉換時,攻守雙方的佈陣。

  ⑱策應:進攻隊在前場或全場通過中間隊員組織的接應和轉移球的戰術配合,造成空切、繞切以及掩護等進攻機會。

  ⑲掩護:進攻隊員以合理的技術動作,用身體擋住同伴的對手的去路,給同伴創造擺脫防守的機會的一種進攻配合。

  ⑳突分:持球進攻隊員突破後傳球配合。

  渶傳切:持球進攻隊員利用傳球後立即空切,準備接球進攻。

  壪補防:當1個防守隊員失去位置,進攻隊員持球突破有直接得分的可能時,鄰近的另1防守隊員立即放棄自己的對手,去防持球突破的進攻者。

  訍換防:防守隊員交換防守。

  恜關門:鄰近的兩名防持球者的隊員,向進攻者突破的方向迅速靠攏,形成“屏障”,堵住持球進攻者的突破路線。

  提夾擊:兩名防守隊員共同卡住1名進攻隊員,封堵其傳球路線。

  證擠過:兩名進攻隊員進行掩護配合時,防守被掩護者的隊員向其對手靠近,在進攻者即將完成掩護配合的一剎那,搶占位置,從兩名進攻隊員之間側身擠過,破壞他們的掩護,並繼續防住自己的對手。

  靹穿過:當一名進攻隊員進行掩護時,防守掩護者的隊員稍離對手,讓同伴從自己和掩護隊員之間穿過去,繼續防住對手。(見彩圖)

中國女子籃球運動員宋曉波單手投籃

籃球跳球

突破投籃

跳躍投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