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稱萊比錫體育學院,1950年10月22日創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在柏林曾建立“德意志體育學院”,戰後隨著德國分為東西兩個部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分別建立瞭各自的體育學院。萊比錫體育學院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唯一培養體育師資、科研人員、教練員和其他體育專門人才的綜合性高等體育學院,是體育教學和體育科學研究中心。

  萊比錫體育學院的學制為4年,前2年為基礎課,後2年為專業課。課程包括馬克思列寧主義、自然科學、社社會科學、訓練理論與方法、教育學和科研工作基礎、外國語等6類。現有1000多名學生(其中女生占40%)。此外,大約還有1000 名在職幹部、教師和教練員在柏林、愛爾福特等9個城市的函授部學習,函授生的學制為5年。30年來,萊比錫體育學院通過直接或函授教育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培養瞭1.2萬多名專業人才。到1980年第2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時,該院共有58名學生或畢業生在奧運會上獲得過金牌。

  萊比錫體育學院設有3年制的研究生部,從1955年開始授予博士學位稱號。到1980年已有450多人通過瞭博士論文答辯(其中有43名外國留學生)。1969年成立的萊比錫體育運動研究所也設在院內,它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體育科研中心。1977年,萊比錫體育學院還成立瞭群眾體育部,負責有關群眾體育的科研和教學工作。30年來,共有70多個國傢的學生、教師、教練員和運動員在該院學習、進修或訓練。學院從1977年開始設立外國留學生部。

  萊比錫體育學院直接隸屬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體育運動國務秘書處;有院長1人,副院長4人;現有教師450人,分別在11個教研組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萊比錫體育學院占地面積14公頃,其中建築面積4公頃。除教學樓、實驗室、電化教室、圖書館、禮堂等建築外,還擁有遊泳、體操、舉重、拳擊、柔道、田徑、球類等14座體育場館。在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中部山區的施內肯施泰因,還有1個冬季項目訓練基地。與萊比錫體育學院相鄰,有1座可容10萬觀眾的綜合性體育場以及1座大型曲棍球場(可容2萬觀眾)和遊泳場(可容8000觀眾),可供該院使用。

  萊比錫體育學院圖書館藏書8萬冊,訂有600種報刊。1973年被命名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體育中央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