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科委制訂的《中國國傢科學技術情報政策》(1990),主要內容包括:

  ①完善和發展國傢科技情報系統。中國科技情報系統由職能管理系統、業務組織機構系統和功能情報系統組成。業務組織機構系統由綜合性的和專業性的情報機構組成(見中國科學技術情報事業),功能情報系統是按情報工作的搜集、存儲、報導、檢索、研究和服務等功能分系統組成的。改革業務組織機構系統,發展各功能系統和健全情報職能管理系統是今後中國國傢科技情報系統發展的主要方向向。

  ②加強文獻支持系統的建設,擴大情報和文獻資料的搜集范圍,合理安排文獻資源佈局,提高文獻資料供應能力,保證中國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重點發展的需要。

  ③加強情報檢索工具的編制。科技文獻收藏單位按其收藏的范圍編制檢索工具,特別要加快發展計算機磁帶式、軟磁盤式和縮微膠片式檢索工具。文摘刊物按中國文獻和外國文獻建立兩大系列,重點抓好中國文獻的文摘系列刊物的編輯出版,並用以研制中文和英文檢索磁帶,為中國和外國用戶服務。編制國傢的專業的和地區的中外文科技期刊聯合目錄和科技文獻聯合目錄。

  ④加強情報研究工作。各級情報研究機構應向各級計劃、經濟和科技管理部門申請研究課題,還承擔其他用戶委托研究的課題。定期編寫與本行業有關的基礎情報資料;同時根據社會需要,積極參與市場調查與預測、新技術推廣、經營貿易等方面的情報調研工作。加強情報研究課題的計劃管理和協調工作,建立國傢、地區、部門的情報研究課題登記、預報、成果公告制度。

  ⑤積極采用現代信息技術。重點是發展中國國傢計算機情報檢索系統,在公用數據網覆蓋區內,盡量使用公用數據網。中文數據庫的建立和利用是數據庫建設和發展的重點。引進外國文獻磁帶由各有關主管部門統一管理。重點研究開發漢字信息檢索軟件。加強國際聯機檢索終端的合理佈局和管理。開發應用縮微和光盤存儲、激光照排等新技術是情報技術現代化的發展方向。

  ⑥促進情報的傳遞和流通。積極開展情報咨詢活動。積極疏通情報傳遞和流通渠道,加強和完善情報報道系統。充分發揮情報機構的優勢,發展情報咨詢業務,為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服務。

  ⑦增強經營觀念,深化情報服務。科技情報單位一方面堅持做好技術基礎工作和社會公益服務,另一方面要加強情報經營,提高情報產品商品化程度,建立起新的情報經濟活動形式和服務經營體系。

  ⑧加強情報用戶研究和用戶培訓。調查目前中國各類情報用戶的需求特點及變化趨勢,針對需求,組織情報的搜集、加工、處理和傳遞。開展情報用戶的培訓,提高情報用戶的情報意識和接受能力。

  ⑨擴大國際情報交流與合作。各級科技情報機構根據需要和自身力量,有選擇地發展同世界各國和國際間的雙邊或多邊的交流和合作。整理和傳播中國在對外交流中獲得的情報資料和成果,達到共同受益的目的。

  ⑩廣泛開展情報學的研究。重點開展應用情報學的研究,解決中國科學技術情報事業發展中急待解決的理論、政策、技術和方法問題。

  ⑾加強情報隊伍建設,提高情報人員的素質,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和人才結構。

  ⑿加強科技情報管理工作。主要是加強情報計劃管理,情報文獻統計、目標管理、質量管理。對情報成果實行獎勵制度,情報成果獎勵分國傢級、部門和省級,其評定和獎勵由各級科技情報機構的主管部門根據有關規定進行。不斷增加情報經費來源,國傢在財力允許的條件下,支持情報系統所必需的經費;同時,各級科技情報機構要開辟多種渠道,組織情報產品的生產,實行有償服務,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