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立體攝影法印刷的圖片。它根據人的雙眼分別從稍微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時,經過視覺神經綜合可產生立體感的原理 (見圖),首先對景物進行立體攝影 (通常用特製照相機,以實物為中心,按相等的物距轉動一定的角度,並用半圓柱形凸線平行排列的塑膠片覆在感光片上,隨著照相機的轉動,進行多次曝光,拍攝成影像互相重疊的底片),將得到的圖像重疊底片曬製成印版,然後印刷在紙張上,最後在其表面覆蓋一層軟塑膠柱面板(見前述),這樣印成的圖片就具有立體感。20世紀80年代初以後,全全息圖片有很大發展。其方法是先用激光束制出三維全視差幹擾圖像,可直接觀察到立體形象。早期全息圖像隻能在激光照射下還原。到80年代中期已可轉移壓印在白光下觀賞的立體感實物圖像的復制品,稱為彩虹全息圖。此外,有一種互補色立體地圖則是把地貌的兩組透視圖分別用紅綠色套印在同一圖紙上,看圖時戴上紅綠眼鏡,產生地貌立體感。立體印刷多用於表現人物、花鳥、風景、建築物、地形地貌、生理解剖、機械結構等,具有形象逼真、生動等優點,也可用於保險印記和鑒別。

立體印刷圖片的視覺效果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