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稱傢譜,亦稱族譜、宗譜、傢乘等。是以一姓一族為記錄物件,反映一傢之史的一種專門檔案。內容包括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誥敕、像贊、傳記、墓記、墓圖、墓誌銘、祠堂記、祠規、傢規、傢訓、傢范、宗約、義田、義莊、藝文、著作等。是研究社會結構、宗法制度、社會學、人口學、方志學、民族史、傢族史、僑民史以及歷史人物、文藝創作等方面的重要資料。

  中國古代通常將帝王、諸侯、名門望族的傢譜稱為譜牒。譜,指系統編制的表冊;牒,指為表所加的註註釋。譜牒起源很早,從《史記·夏本紀》詳錄夏朝自禹至桀14 代世系17 位帝王事跡可證明,在奴隸社會的夏朝就有瞭記載奴隸主貴族世系的譜牒。商代甲骨檔案中記載“幹支表、祀譜和傢譜”的“表譜刻辭”,便是殷商王室的譜牒。西周推行宗法制和分封制,譜牒更被重視,設官掌管,藏於金匱,存於宗廟。戰國時出現瞭較為完整地記載帝王、諸侯世系的《世本》等譜牒。秦滅六國後,各國譜牒雖有散失,但兩漢中央和地方私傢均重視傢譜的搜集、編修和保存。王朝中央設宗正專管皇族事務及編修保存皇族譜牒;地方有應劭的《士族篇》、穎州太守的《聊氏萬姓譜》、揚雄的《傢譜》等。司馬遷修《史記》便大量參閱並效法當時尚存的譜牒。魏晉南北朝推行九品中正制,重視門第。有司選舉,必稽譜牒;名門望族,修譜之風盛行。時人尚譜系之學,傢藏譜學之書,官府設譜局,湧現賈弼之、賈匪之、賈希敬(鏡)、王僧孺等著名譜牒學傢。晉賈弼之撰《姓氏簿狀》,梁王僧孺改定百傢譜,考撰成《十八州譜》、《百傢譜集抄》、《南北譜籍》等成就,更被後人尊譽為賈氏譜學、王氏譜學。這個時期成為中國譜牒發展的鼎盛時期。以後廢九品中正制,譜牒作用一度有所下降。唐代為突出李唐皇族及外戚、功臣的社會地位,唐太宗令修《氏族志》,武則天令改修《姓氏錄》,唐玄宗修成《 姓族系錄 》。《大唐姓氏錄》、《衣冠譜》、《開元譜》、《永泰譜》、《韻譜》、《元和姓纂》等著名譜牒也相應問世,路敬淳、柳沖等譜牒學傢脫穎而出。“譜系”被列入《唐六典》,著名史學傢劉知幾更主張把譜牒之書編入國史。宋以後除王室族譜外,司馬光撰有《臣寮傢譜》,蘇洵、歐陽修等人則率先編撰本族新族譜。於是地方大姓名族修譜之風再興,並多仿歐、蘇譜例撰輯。《新唐書》把“宗室世系”、“宰相世系”等作為重要內容記載;《通志》把譜系分為 6種著錄。清代雖“譜學之傳,已久失矣”,但王朝中央及地方大族對譜牒的編修和保存仍十分重視。順治十年(1656)第一次編修皇室傢譜──玉牒,以後規定每10年續修一次,至清末共修27次,由宗人府主持,專開玉牒館掌修(見彩圖)。蒙古王公札薩克、四部伯克、西南土司、政教首領等少數民族上層源流譜系,由理藩院掌編報,亦定10年考訂編修一次,要求考證其得賜姓氏、受封的原始資料、傳襲至今的世系順序等,著錄於冊。八旗世襲、內務府莊戶和專業戶的譜系,由八旗及內務府分別登記編報。地方名門大族修譜也有嚴格規矩,其中孔子後裔於乾隆九年(1744)在曲阜孔廟制定瞭修譜條規、榜示和凡例,定60年大修一次,30年小修一次,並統一瞭譜冊格式、填寫要求、投報辦法等。民國時期仍有些舊名門望族保留著續修傢譜的習慣。

清代記錄皇傢譜系的《玉牒》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

南通張謇傢世宗譜

  中國現存的傢譜檔案,據不完全統計達萬種以上,分別保管在中央和地方檔案館、圖書館、博物館、歷史研究所以及其他單位或個人手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清代玉牒總數達2600多冊,大檔、小檔、滿文、漢文、橫格、直格俱全,還有部分稿本。此外所藏清代親王、郡王傢譜,八旗滿洲氏族通譜、八旗世襲譜檔,內務府莊頭冊及各種專業戶的傢譜表冊,少數民族上層源流譜系,宋代楊傢將的《楊氏傢譜》(膠片)和民國時期江浙一帶編修的傢譜200多種(膠片)。都是各具特色的傢譜珍品。遼寧省檔案館所藏清代送往盛京敬典閣保存的玉牒等,與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所藏玉牒內容相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藏有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等地民間編修的傢譜上千種,多為民國以後修成。山東曲阜文管會收集保管的孔府傢譜亦較完整(見彩圖)。

中華民國時期重修的《孔子世傢譜》

  世界其他國傢的帝王、名門貴族等傢族也多有修傢譜的傳統,傢譜檔案的價值被各國所重視,許多國傢還建有研究和保存傢譜檔案的組織和機構。世界傢譜學會是一個世界性組織,擁有會員 400多萬,分佈於世界各地。歐美國傢的傢譜學組織數量很多,名稱不一。僅法國就有10多個傢系學會,40多個傢系俱樂部,正式會員達1萬多名,還有單獨研究自己傢系的零散人員2萬多人。美國猶他州的傢譜學會,專門收集和研究世界各國的傢譜檔案,僅中國傢譜就有5000種以上,近年又從中國收集瞭數百種傢譜的膠片數萬米,還建有鹽湖城檔案洞庫保存傢譜檔案,開設傢譜圖書館供研究者和尋根者查閱。東南亞各國的華裔成立各種姓氏宗親組織,如泰國有以姓氏成立的華僑團體53個,其中劉氏宗親總會有會員800多人,總會設在曼谷,分會遍及全國,他們對姓氏傢族源流進行考證,編有詳細的世系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