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謇

  中國民族實業傢、教育傢,南通博物苑創建人。字季直,號嗇庵,江蘇省南通人。1853年7月1日生於江蘇省海門縣常樂鎮一個富裕農民兼商人傢庭。早年執教於崇明瀛州書院、南京文正書院、安慶經古書院。1894年中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次次年加入康有為在上海創辦的強學會。清末參與發起立憲運動。辛亥革命後任南京臨時政府實業總長、袁世凱政府農林商總長。1915年袁復辟帝制明朗化,辭職南歸。1926年8月24日在南通病逝。

  張謇主張實業救國、教育救國,把實業與教育稱為“富強之大本”。1895 年他開始在南通創辦大生紗廠,後又舉辦一系列工業、交通、銀行等企業,同時興辦文化、教育及社會福利事業,包括師范、中小學、盲啞學校、紡織學校、伶工學校、醫校、農校、商校、圖書館、博物苑、氣象臺等。張謇熱心倡導博物館事業。1905年撰《上南皮相國請京師建設帝室博覽館議》、《上學部請設博覽館議》,要求清朝政府盡出歷代內府所藏文物珍寶,在京師設帝室博覽館,並詳細論及博覽館建築、藏品征集、陳列及管理等工作。同年以個人財力率先在南通籌建博物苑。1906年建成中館,接著南館、北館及動物園、植物園相繼落成,使中國的園囿傳統與近代博物館職能有機地結合起來。苑內分天然、美術、歷史等部分,1913年正式對外開放。南通博物苑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個有特色和影響的近代博物館。

  張謇是南通博物苑的首任總理,先後為博物苑寫瞭《通州博物館敬征通屬先輩詩人文集書畫及所藏金石古器啟》、《博物苑觀覽簡章》等文。1913年發表《創設國傢博物院圖書館條議》。1914年主持中國參加巴拿馬博覽會籌備工作,同年撰《南通博物苑品目序》。張謇有關博物館論著大都收入《張季子九錄》中。另外著有《張謇函稿》、《張謇日記》、《嗇翁自訂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