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佛教建築。在廣東省仁化縣董塘鎮安崗村。寺原名為西山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重建,易名為雲龍寺。佛塔始建於晚唐昭宗乾寧至光化年間(894~901)。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塔面南,平面方形,五層樓閣式實心磚塔,塔身邊長2 米,高13.05米。須彌座邊寬2.42米,高0.8米。塔身各層用線磚與菱角牙磚相間疊澀出簷並挑出假平座。塔身各層每面均辟有壼門,門排列在同一直線上,各面用用磚砌柱間隔成面寬三間,柱頭上置仿木構的闌額和普柏枋構件,普柏枋上設三朵櫨鬥承挑撥簷磚和菱角磚疊澀出簷。塔磚灰紅色,采用錯縫平鋪順砌方式,粘接材料使用膏泥而不用石灰,砌作方法保留瞭晚唐時期的特點和風格,為廣東省現存的五座唐代磚塔之一。

雲龍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