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朝摩崖石刻。在山東省萊州市和平度縣雲峰、天柱山區。兩山相距25公裡。散佈在兩山中的石刻題記多由鄭道昭父子署款,故又稱鄭道昭摩崖石刻。鄭道昭(?~516),字僖伯,河南滎陽人,《魏書》有傳。北魏永平三年(510)出任光州(州治掖縣)刺史,延昌二年(513)轉青州刺史,常於公務之暇,優遊名山,詠詩作文並勒諸於石。鄭道昭第三子鄭述祖於北齊河清三年(564) 亦任光州刺史,故在山中也留有詩銘題記等刻石。清末以來,金石傢在著錄中多將雲峰、天柱二山石刻及亦存有鄭鄭氏父子題記的萊州大基山、青州玲瓏山摩崖作為一個整體,統稱“雲峰刻石”。各傢著錄的數量不等,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為35處,楊守敬《滎陽鄭氏碑目》為38處,康有為《廣藝舟雙楫》為42處,至方若《校碑隨筆》竟增至47處。經實地調查,現存北魏刻石36處,東魏刻石1處,北齊刻石5處,另有東漢刻石1處。雲峰諸山刻石不僅數量多,而且形制多樣。書法風格以自然美見長,或端莊雄渾,或縱橫高邁,上承篆隸遺緒,下開隋唐書風,在中國書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鄭文公碑拓本局部

  雲峰山摩崖石刻 雲峰山又名文峰山,在萊州市東南7.5公裡。題刻多在天然突兀巖石的側面,大小不一。現存北魏刻石16處,北齊刻石1 處。山陰半腰以《鄭文公下碑》(見鄭文公碑)為起點,向上有《論經書詩》、《觀海童詩》、《詠飛仙室詩》、《耿伏奴題字》。山頂以《雲峰之山題字》、《九仙之名題字》為中心,周圍有《赤松子》、《王子晉》、《安期子》、《浮丘子》、《羨門子》5處題字。東西兩側峰,有左、右闕之稱。左闕西壁有《左闕》、《山門》兩處題字及鄭述祖《重登雲峰山記》。闕口南端巨石平面刻《當門石坐題字》。右闕僅刻《右闕題字》。

  1983年,山東石刻藝術博物館在調查中發現瞭鄭道昭所起“齋亭”遺址,但原刻石已佚。此外,山上尚存宋元明清刻石18處,多為文人墨客的遊記、題詠及留名。

  天柱山摩崖石刻 在平度縣北25公裡。天柱山近頂處有一道天然豁口,俗稱“踿躚口”。刻石多分佈在踿躚口以東主峰上下及天柱山之西的福祿山麓,計有東漢刻石1處,北魏刻石4處,東魏刻石1處,北齊刻石2處。刻石中,《鄭文公上碑》(見鄭文公碑)在山腰處一天然碑形巨石上。《東堪石室銘》刻於主峰東側一天然石室內,主峰之陽有《天柱山題字》,踿躚口西側壁間有《上遊天柱下息雲峰題字》,另有1983年發現的山東地區第一處漢代摩崖《中平三年題字》。《鄭文公上碑》碑座上的《四言詩殘刻》及福祿山麓的《天柱山銘》均為鄭述祖追念其父而作,現僅存殘石若幹,尚可得200餘字。《天柱山銘》東側一巨石,於東魏武定二年 (544),被鑿空成一石室。內刻《姚保顯造塔記》,並鐫造像44軀。

  大基山摩崖石刻 在萊州市東10公裡。計有北魏刻石12處,北齊刻石2處,主要分佈在四面山之主峰、道士谷中心及南北入口處。南入口處刻石較集中,有《南山門題字》、《仙壇銘告》及北齊《雲居館題字》、《石人名題字》。北入口處僅刻《北山門題字》。道士谷中心的三角石上,分別鐫《中明壇》、《青煙裡》、《歲在壬辰建》3處題字。東西南北四面山峰上分別鐫《青煙寺》、《白雲堂》、《朱陽臺》、《玄靈宮》4處題字。西山主峰東坡有一獨立巨石,名“枇杷石”,上鐫《仙壇詩》(亦稱《大基山詩》),刻面高2.4米,寬1.75米,刻文13行,行19字左右,共206字,為此山諸刻之冠。道士谷東南原有《郭靜和題字》,已佚,掖縣博物館據拓片重刻。

  玲瓏山摩崖石刻 在青州市西南15公裡。玲瓏山古稱百峰山,山陰為一狹長的谷地,名“白駒谷”。鄭道昭在青州刺史任內,在此留下4處刻石。《遊槃題字》、《白駒谷題字》並排刻於白駒谷西崖石壁間,字徑尺餘,為國內罕見的擘窠大字。石壁之上原立《百峰山詩》碑,已殘,僅餘上半截,清末歸宗室盛昱,輾轉流傳,現存故宮博物院。主峰南側有一天然石洞,洞口左壁刻《白雲堂中解易老題字》。

  北朝雲峰石刻的書寫者,自包世臣始,金石學者多認為是鄭道昭父子。近年來,有人從石刻內容、書風的差異等方面考察,認為其中一部分是鄭道昭的屬吏及道士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