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周時期城址。在江蘇省武進縣湖塘鄉淹城村。20 世紀30年代初,陳志良、張風首先對淹城進行調查,1958年以來先後出土4艘木船和一批青銅器,1986~1989年南京博物院進行多次發掘。文獻記載及一些研究者均認為該城始於西周。經發掘證明,城始建於春秋末,戰國後廢棄,使用年代很短。這種形式的古城很罕見。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淹城遺址共有三道城牆,三道城河,層層相套。東西長約850米,,南北長約750米,總面積約63.75萬平方米。外城(俗稱外羅城)平面呈不規則的橢圓形,周長約3000米,城墻殘高約9~13 米,寬約25~50米。中城(俗稱內羅城)在外城北部,平面近方形,周長約1500米,城墻現高約12~15米,寬約20米。內城 (俗稱紫禁城,即王城)在中城北面,平面方形,周長約500米,城墻現高約5米,寬約10米,城墻用濕土和幹土相間堆築而成,未經夯打。外城城河和中城城河寬約45~50米,內城城河已填為農田。每道城墻均有一座城門,內城城門正南,中城城門朝西南,外城城門朝西北。據勘察瞭解,現在外城城河和中城城河上土壩均為後人增築。當時人們出入全靠渡船往來。城內有4個大土墩,在中城西面與外城之間,高10~13米之間,呈不規則形。城外四周一二公裡范圍內,散立著大小不等的土墩約80個。其中以城東和城西較集中,這些土墩,經調查和清理,多數是無穴土墩墓。出土的文物約200餘件。其中木船3艘,均為一根樹幹挖空鑿成的獨木舟。銅器有三輪銅盤、銅尊和牲匜、編鐘、鼎等,造型奇特,紋飾為南方常見的典型刺狀蟠虺紋。還有幾何印紋陶、原始青瓷,器形有鼎、盤、碗和罐、甕、瓿等。

  1985年文物部門對該遺址制訂瞭總體規劃,劃定瞭保護范圍,並成立瞭武進縣淹城管理委員會和武進縣淹城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