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最早刊刻於碑石上的官定儒傢經書。又名《漢石經》、《一字石經》。始刻於東漢熹平四年(175),光和六年 (183)竣事。原立於洛陽太學講堂前的東西兩側。遺址在今河南省偃師縣佃莊鄉。

  漢代提倡儒學,設立五經博士。由於今古文學派之爭及各學派以傢法傳授,兼以歷代口授傳抄造成文字訛誤,致使諸經博士試甲乙科時爭辯激烈。甚至有人通過賄賂改正經籍文字使之合其私文。為此,漢靈帝詔令諸儒選定正本,由著名學者蔡邕、李巡等人主持訂正文字字。並刊刻於巨型碑石之上,立於太學,作為定本,供儒生抄錄校對。原碑石數說法不一,有40石、46石、48石之說。王國維《魏石經考》中認為:楊龍驤《洛陽記》中記載的46石最準確。

  熹平石經共包括《魯詩》、《尚書》、《周易》、《儀禮》、《春秋》、《公羊傳》、《論語》等7種經文。東漢曾設五經學官14傢,《詩經》有魯、齊、韓3傢;《尚書》有歐陽,大、小夏侯3傢;《周易》有施、孟、梁丘、京房4傢;《儀禮》有大、小戴2傢;《公羊傳》有嚴、顏2傢等。限於時勢,石經僅以一傢為定本,另在每經碑末列舉各傢章句異處作為校記。

  經文以隸書自右向左直行抄寫,各石行數及每行字數各不相同。每經自成數碑,先表後裡。每經分出篇章,每篇小題在上,大題在下,單占一行以示分別。書體秀美端莊,為漢隸佳品。據王國維考證,每碑一面約35行,每行約75字左右。馬衡則認為每行約70~73字。

  根據考古發現可知原碑均有碑座。各經石插於碑座之中,依次相連。碑石上原有瓦屋覆蓋保護,四面設欄障,僅在南面開門。

  東漢末年,董卓燒毀洛陽宮室,使石經嚴重殘毀。以後歷經戰亂,雖然在曹魏及北魏時期曾有所保護,但仍日趨殘損。唐代初年,魏征曾加以收集,但已不足十分之一。後遂毀失不存。自宋代以來,石經殘石陸續出土。北宋洪適《隸釋》一書中已開始收錄石經殘片。歷代金石學者也有收集傳拓。近代馬衡等人曾收集熹平石經加以研究,試圖恢復各碑石的原貌,並復原各碑排列次序與樹立位置。對經籍校勘、石經刊刻人員、石經興廢等問題也加以考證。馬衡著《漢石經集存》一書共收集殘石520件,計存8000餘字,最大者存百餘字,最小者僅一二字。近年來,又在洛陽太學遺址內陸續發現和收集到一批石經殘石及碑趺。為熹平石經研究增添瞭新的內容。

  現存熹平石經殘石,主要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陜西省博物館、河南省博物館、洛陽石刻藝術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