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嵩山太室祠廟神道闕。在河南省登封縣城東4公裡中嶽廟南。建於東漢安帝元初五年(118)。古闕種類較多,今存石闕,多為墓闕,廟闕完整者,唯嵩山3 處。196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太室闕坐北向南,東、西兩闕,中距6.75米。闕身至頂高3.965米。每闕又分母闕與子闕兩部分,兩者聯成一體,子闕較低,在母闕外側,全為石結構,由臺基、闕身、闕頂三部分組成。

 臺基湮沒地下,共2層,高0.59米,由素面石條砌成。闕身由8層石條砌成。最上一層作巨鬥形,邊沿飾波浪紋或二方連續雲紋。其下一層長方形,各面均飾乳釘紋。各面以減地平钑的技法雕刻亭閣建築、鋪首銜環、車馬出行、雜技表演、雞、兔、鳥、魚、吉祥羊頭以及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等畫像。尤其是刻在東闕南面的獏,小耳、短尾、長鼻子,似象非象,殊為罕見。闕頂作廡殿式,雕出正脊、垂脊、屋面瓦壟以及椽子等。脊端雕柿蒂紋瓦當。闕身刻銘剝蝕嚴重,現存可辨認的有西闕南面篆書題額“中嶽泰室陽城□□□”6字。北面子闕簷下刻隸書26行,有“元初五年四月陽城□長左馮翊萬年呂常始造作此石闕”等字。

  1949年前曾在石闕外建房庇護。1949年後對保護房進行瞭修葺。1971年把在闕附近保存與發現的闕頂石殘件,經細心核對,恢復瞭東闕頂部。

東闕東、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