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北黃陂縣盤龍城商代遺址及其周圍的楊傢灣、王傢嘴、樓子灣、李傢嘴等商代墓葬出土的青銅器。1954年首次發現,1974、1976年由湖北省博物館、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兩次進行發掘。盤龍城商代青銅器的發現,對於瞭解商代早期青銅文化的分佈、方國青銅器的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盤龍城地區的商代早期隨葬青銅器的墓葬主要集中於李傢嘴一帶。李傢嘴1號、2號商墓均為大墓,其中2號墓未經擾亂,隨葬青銅禮器有鼎、簋、鬲、甗、罍、盉、斝、觚斝、、盤等,共23件,還有鉞、戈、矛、刀等兵器。其陪葬墓也隨葬有刀、錛、鑿、鋸、鏃等青銅工具和兵器。屬墓主的爵、斝皆5件成套,是迄今所見商代早期墓葬中成套爵、斝等級最高的,為商代銅器組合中所少見。樓子灣、楊傢灣一帶為小貴族和平民的墓葬,隨葬禮器的數量一至數件,器種有鼎、斝、爵、觚、鬲等。盤龍城商代青銅器的紋樣和形制屬典型的二裡崗上層風格。爵一律為扁體平底,流狹長,但同時出土瞭迄今僅見的管流爵一例,柱有短低矮的菌狀和釘子狀兩種。觚、尊、罍等圈足器的足部均有大亞形孔或大方孔,有的罍還在圈足邊沿留有數道缺口。紋飾的主體花紋為變形獸面紋,雙目圓大,線條粗獷。雷紋和連珠紋也比較多見。

  盤龍城商代青銅器的鑄造工藝、合金成分以及隨葬習俗等均與黃河中遊的二裡崗上層文化相一致,證明商代早期青銅文化已分佈到此地。但若幹當地傳統的文物遺存與上述青銅器並存,又說明它是商代早期某個方國的遺物。